[实用新型]具有V-CUT防呆线的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260.0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成;郑良;陆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双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cut 防呆线 pcb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V-CUT防呆线的PCB板。
背景技术
随着线路板多样化的发展,每个线路板厂商加工的线路板类型可能存在上百种,甚至几百种,生产工艺也各不相同,在这样加工类型和工序各异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产品在产线上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准确无误的完成每道工序成为各加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作为V-CUT工序的制作,品质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既无明显的外观不良,又不能经过测试工具逐片测试,在上百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该工序遗漏造成整批漏V-CUT现象。
另外,个别企业的车间管理差别,产品状态标示不清,也同样会造成在生产过程或交接班时,出现量产过程中个别漏V-CUT现象,在目检检测不到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良品外流。
在现在企业高效率的生产情况下,人均产能在不断的提升,从过去的人为逐片放板到现在的全自动V-CUT线,企业生存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产能压力转变为如何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品质要求上来。针对V-CUT工序来讲,V-CUT的精度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防止V-CUT偏移和过浅成为该工序的管控重点,恰好这一点也是众多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没有专门测试漏V-CUT线的工具,又不能保证通过人为目检准确性的情况下,不良品流至后工序甚至进入客户端也就不足为奇。那么既不增加生产工序,又不影响生产进度和增添工作压力,又能检测出来有无漏V-CUT之不良,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该类问题发生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PCB板漏V-CUT操作和V-CUT偏移不良的具有V-CUT防呆线的PCB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V-CUT防呆线的PCB板,包括PCB板本体,所述的PCB板本体上设置有防漏V-CUT操作以及防V-CUT操作偏位的防呆线;所述的防呆线包括两端的两个测试点以及连接两个测试点的测试线;所述的测试线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对位线;所述的两条对位线之间的距离比V槽宽度小0.05mm。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呆线呈“π”型。
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条对位线分别位于PCB板本体的分割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防呆线的两个测试点,为以后在测试中做通断测试,以便于检测是否做V-CUT;通则表示未做V-CUT或V-CUT过浅,不通则表示有做V-CUT,测试点大小依据使用测试夹具的探头而定。
防呆线的间距需要根据V槽的宽度确定,一般距离设计比V槽小0.05mm,其目的是在V-CUT后将线V掉,不影响线路板之外观,避免V-CUT后有残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不仅能在生产工序目视检测,而且还可以通过后续的电测工序检测是否有漏V-CUT和V-CUT深度过浅,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目视漏检造成不良外流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板本体;2、防呆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V-CUT防呆线的PCB板,包括PCB板本体1,所述的PCB板本体上设置有防漏V-CUT操作以及防V-CUT操作偏位的防呆线2;所述的防呆线包括两端的两个测试点以及连接两个测试点的测试线;所述的测试线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对位线。
防呆线的两个测试点,为以后在测试中做通断测试,以便于检测是否做V-CUT;通则表示未做V-CUT或V-CUT过浅,不通则表示有做V-CUT,测试点大小依据使用测试夹具的探头而定。
防呆线的间距需要根据V槽的宽度确定,一般距离设计比V槽小0.05mm,其目的是在V-CUT后将线V掉,不影响线路板之外观,避免V-CUT后有残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变动线路板本身功能设计来减少制程生产时造成的不良和报废,起到防呆作用,以到达提高人均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双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双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手机充电的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一种络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