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800.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兆栋;刘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组件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抑内全反射式触摸屏组件和包含该组件的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触摸屏是提供人机互动所必不可少的装置,目前的触摸技术包括红外触摸屏技术、表面声波触摸屏技术、电阻式触摸屏技术、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及光学影像触摸屏,对于红外触摸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红外光网形成在触摸表面的上方,采用触摸物直接阻挡光线的方式进行识别;另一种是光网在透明介质中进行全内反射传播,利用触摸物影响全内反射的方式去识别触摸点;如图1所示,触摸屏包括发射器120(红外发射管)以及对应的检测器130(红外接收管),以及发射器120和检测器130之间的用于电磁信号的路径150,图中还示出了阻挡体142和140,避免电磁信号(例如红外光)从发射器120直接发送到检测器130。电磁信号在发射器120和检测器130之间传播的路径15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在透明平板110的上表面112和/或下表面114上的全内反射152、154和156,透明平板110的折射率大于其外部的折射率,才使得发生全内反射,图2中示出当触摸物116触摸透明平板时光路发生的改变,当用户触摸透明平板110的上表面112时,一部分电磁信号在触摸区域被透射,继而被散射或者吸收,这样路径150被改变了,使得电磁信号的一部分不能到达检测器130,致使检测器130处的电磁信号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从而使用户的触摸被检测到。这样就实现了触摸识别功能。这种方案由于光线在到达检测器130之前要经过空气、触摸面板的透明介质、空气,光信号衰减严重,尤其是在应用一对多扫描时,并不能像在空气中有效的接收光信号。检测器130检测到的信号强度较弱。这样要满足正常工作就必须采用功率较大的发射器,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能源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光损耗的触摸屏组件和应用这种触摸屏组件的触摸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组件,包括板状透明触摸介质和光学感应元件,所述光学感应元件通过透光的粘接固化材料粘接到所述触摸介质的非触摸面。
所述光学感应元件的接收面中心线与所述板状透明触摸介质的触摸面可以垂直、平行或倾斜。
所述光学感应元件部分表面粘接在所述触摸介质的非触摸面。
还可以包括光学发射元件,所述光学发射元件通过所述透光粘接材料粘接到所述触摸介质的非触摸面。
还可以包括遮挡物,所述遮挡物附着在粘接所述光学发射元件的所述触摸介质的非触摸面上。
所述遮挡物可以为不透光的薄膜或反射膜。
所述遮挡物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在柱体与所述触摸介质侧面不接触的表面具有反光材料。
所述光学发射元件设置在所述触摸介质的侧面偏下方。
在所述光学发射元件的不与触摸介质粘接的方向设置光反射材料。
所述粘接固化材料可以是光环氧胶黏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具有控制电路和数据处理电路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上述触摸屏组件上的光学发射元件和光学感应元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透光的粘接固化材料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直接粘接到触摸面板例如玻璃的侧面,能够减少光损失,而且固定的光路不容易因为元器件的移动而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无触摸状态下的光路图;
图2为现有技术有触摸状态下的光路图;
图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各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
120-发射器;130-检测器;150-电磁信号的路径;142、140-阻挡体;
110-透明平板;112-上表面;114-下表面;
152、154、156-全内反射光路;116-触摸物;
1-触摸面板;2-光接收管(光学感应元件);3-粘接固化材料;
4-光接收管的管脚;5-触摸面板的侧面;6-遮挡物;
7、8、9-反射材料;10-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22-光发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