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子管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131.0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耿美如;张辰;王冲;樊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捷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9/06 | 分类号: | H02M9/06;H02M7/5387;G01N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子 电源 系统 | ||
1.一种中子管电源系统,包括12V/24W低压恒流可调高频电源(3)和中子管(2),其特征在于在中子管电源系统中设置了2.5KV/3W脉冲电源电路(1)和140KV/150μA高压电源电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管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5KV/3W脉冲电源电路(1),由KBU806整流器V1、HFBR1522、HFBR2522光耦隔离驱动器U3、脉冲信号发出器U4、4.3英寸液晶显示屏U5、驱动器U6、高压电源控制电路U8、倍压电路U10、人机接口P、变压器J1、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Q6、负载电阻RL1、电阻R1~R5和电容C1、C2组成;KBU806整流器V1与AC220V电源连接,KBU806整流器V1与电容C1并联,并和全桥逆变器D1~D4连接;全桥逆变器D1~D4还接变压器J1的原边,变压器J1的副边连接倍压电路U10,并连接电阻R5和用电流调节一线与高压电流控制线路U8连接,电阻R5另一端接地;倍压电路U10还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接电阻R3、电容C2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电阻R3另一端接电阻R4并用电压调节二线与高压电源控制电路U8连接;高压电源控制电路U8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容C2和电阻R4另一端均接地;人机接口P与4.3英寸液晶显示屏U5连接,4.3英寸液晶显示屏U5与脉冲信号发生器U4连接,脉冲信号发生器U4与HFBR1522、HFBR2522光耦隔离驱动器U3连接;HFBR1522、HFBR2522光耦隔离驱动器U3用驱动1线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Q2、Q3的栅极连接,用驱动2线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4、Q5、Q6的栅极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4的集电极和与负载电阻RL1连接并接脉冲激活离子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4的发射极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5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6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6的发射极接负载电阻RL1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管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40KV/150μA高压电源电路(4),由KBU810整流器V2、140KV高压输出电路U2、驱动器U7、高压电源控制电路U9、21级倍压电路U1、变压器J2、绝缘栅双极晶体管D5~D8和电阻R6~R10组成;KBU810整流器V2与AC220V电源连接,和电容C3并联,并与全桥逆变器D5~D8连接,全桥逆变器D5~D8还连接变压器J2的原边,变压器J2的副边接21级倍压电路U1;电阻R10一端接变压器J2副边和21级倍压电路U1,并用电源调节三线与高压电源控制电路U9连接,电阻R10另一端接地;21级倍压电路U1与电阻R7连接;电阻R7另一端接电阻R8、140KV高压输出电路U2和中子管(2)中的高压加速离子运动速度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接电阻R9并用电压调节四线与高压电源控制器U9连接,电阻R9另一端接地、140KV高压输出电路U2和中子管(2);电阻R6接高压电源控制器U9和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捷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捷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1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软光索
- 下一篇: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