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共轨高压油泵的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458.6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6 | 分类号: | F02M59/46;F02M59/2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压 油泵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流阀,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共轨高压油泵的溢流阀。
背景技术
高压共轨系统通常采用控制低压进油量来实现轨压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取决于两个方面:燃油计量阀11的开度和低压端的供油压力。燃油经输油泵压缩后进入燃油计量阀11前端,一部分通过燃油计量阀11进入柱塞腔,经柱塞压缩后提供高压供油,其余部分推开溢流阀15回油箱或输油泵入口。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输油泵提供的多余的燃油通过溢流阀进油孔9,燃油压力克服弹簧8的弹簧力推动溢流阀芯3,溢流阀芯随着燃油压力的波动蓄能和释放,阻尼燃油的压力波动。当燃油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溢流阀进油孔10与内部回油孔4导通,泄掉多余的燃油,预定燃油压力通过固定钢球9进行调节。溢流阀回油通常有外部回油和内部回油两种方式,主要根据系统的需求来选取。采用外部回油的方式,推开溢流阀芯3的燃油最终回到油箱,输油泵负荷较大;采用内部回油的方式,推开溢流阀芯3的燃油直接回到输油泵入口,能够很好的减少输油泵的机械损耗。两种溢流阀都通过弹簧8及溢流阀芯3来蓄能和调节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共轨高压油泵的溢流阀,在满足调节低压端压力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外部回油和内部回油,以获取适量的低压回油量及均衡输油泵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共轨高压油泵的溢流阀,包括一个贯通溢流阀体5的中孔和设置在溢流阀进油孔10孔端的溢流阀芯3,以及通过中孔设置在溢流阀芯3与溢流阀体自由端进孔固定钢球9之间的弹簧8,其特征在于:在溢流阀体5前端设置有连通溢流阀进油孔10的溢流阀座1,在溢流阀座1孔口与溢流阀芯3前端之间设有一活动钢球2,活动钢球2落座于溢流阀座1孔口上,直接接触孔口形成密封带,溢流阀芯3通过与固定钢球9相接触的弹簧8传递弹簧力,与溢流阀座1一起压住活动钢球2;油泵外部回油时,溢流阀进油孔、阀芯回油孔6和油泵外部回油孔7导通,油泵内部回油时,溢流阀进油孔10、阀体回油孔4、阀芯回油孔6和油泵外部回油孔7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蓄能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溢流阀体1前端设置连通溢流阀进油孔10的溢流阀座1和在溢流阀座1孔口与溢流阀芯3前端之间设的活动钢球2,有效控制了共轨高压油泵低压端压力波动。
2、提供外部回油,满足外部附件的用油需求。
3、低压力时,溢流阀处于蓄能状态,随着低压端压力的增加,溢流阀首先通过活动钢球2开启外循环,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溢流阀又通过活动钢球2开启内循环,使其产生大量的内部回油而有效减少输油泵的机械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油泵溢流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油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现有常用的溢流阀结构图。
图中:1溢流阀座,2活动钢球,3溢流阀芯,4阀体回油孔,5溢流阀体,6阀芯回油孔,7阀腔回油孔,8弹簧,9固定钢球,10溢流阀进油孔,11燃油计量阀,12输油泵供油通,13油泵内部回油通道,14油泵外部回油通道,15溢流阀,16共轨高压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主要用于图2所示的共轨高压油泵16的溢流阀15,包括一个贯通溢流阀体5的中孔和在溢流阀体5的前端设置的溢流阀座1。溢流阀座1与溢流阀体5为过盈配合。溢流阀体5后端沉孔压入有固定钢球9。溢流阀体5中孔安装有弹簧8。弹簧8与固定钢球9相接触,弹簧8位于中孔溢流阀芯3与溢流阀体5自由端进孔固定钢球9之间。固定钢球9与溢流阀体5为过盈配合,为弹簧8的压缩提供支撑。溢流阀15装配在图2所示高压油泵16燃油计量阀11阀体与溢流阀进油孔相通的孔体内。燃油计量阀11通过输油泵供油通道12供油。溢流阀体5装配在燃油计量阀11设有单向阀球的油泵内部回油通道13之间。溢流阀体5阀孔通过前端设置的溢流阀座孔连通溢流阀进油孔10,管体上制有径向连通燃油计量阀11阀体油泵内部回油通道13的阀体回油孔4和油泵外部回油通道14相通的阀腔回油孔7。溢流阀芯3上制有轴向盲孔,芯体前后段上制有可以连通阀体回油孔4和阀腔的阀芯回油孔6。在溢流阀座1孔口与溢流阀芯3前端之间设有一活动钢球2,活动钢球2落座于溢流阀座1孔口上,承受溢流阀芯3传递的弹簧8的弹簧力,直接与溢流阀芯3轴向盲孔接触形成密封带。该密封带直径与弹簧8决定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溢流阀芯3通过与固定钢球9相接触的弹簧8传递弹簧力,与溢流阀座1一起压住活动钢球2。溢流阀芯前端活动钢球2传递来自溢流阀进油孔10燃油压力,驱动溢流阀芯3压缩弹簧8,弹簧8的反作用弹性力通过溢流阀芯3与溢流阀座1一起压住活动钢球,配合形成密封区域。钢球2通过溢流阀芯3,在弹簧8的弹簧力作用下,阻尼燃油波动。溢流阀芯3的直径和弹簧8的弹簧力决定导通阀芯回油孔6和外部回油孔7的燃油压力。溢流阀芯3在弹簧8的弹簧力作用下,控制燃油计量阀11前端的燃油压力。溢流阀芯3的直径和弹簧8的弹簧力决定燃油计量阀11前端的燃油压力。阀体外部回油时,溢流阀进油孔10、阀芯回油孔6和阀腔回油孔7导通,阀体内部回油时,溢流阀进油孔10、阀体回油孔4、阀芯回油孔6和阀腔回油孔7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