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双层套管风力输送合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4950.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松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双层 套管 风力 输送 合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窑耐火内衬处于高温状态下,对其进行火焰喷补时,而使用的火焰喷补装置的重要设备部件。
背景技术
工业炉、窑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炉膛内的高温侵蚀,其耐火内衬壁的厚度会逐渐减薄,或局部出现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当接近到不能维持安全生产的程度。此时必须拆除不能使用的旧耐火内衬,重新砌筑新的耐火内衬,满足下一阶段安全生产要求。实际上不论砌筑的耐火内衬所使用的耐火材料品质优劣程度如何,在生产过程中,被有效消耗仅占小部分,而其余大部分被拆除后,作为再利用率极低的次生耐火材料清理掉。喷补是提高内衬耐火材料利用率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对常温状态下的耐火内衬壁广泛采用的干法、半干法、湿法非常有效的喷补方式,不能应用到处于高温状态下的耐火内衬壁的喷补。这些喷补方式都无法使喷补料粘附到高温状态下的耐火内衬壁上。
新发明的火焰喷补装置,能很好的满足处于高温状态下的耐火内衬壁的喷补。火焰喷补装置将需要喷补的内衬壁喷补处的局部,继续用高温火焰加热到熔融状态,同时向喷补处的内衬壁表面连续不断喷耐火喷补料。当喷补料接触到熔融状态内衬壁就会被吸附,并镶嵌在里面成为一体。使减薄的耐火内衬壁得到恢复加厚,也可以使局部有严重损坏的内衬壁得到修复。从而使耐火内衬能够持续使用,延长其寿命,减少耐火材料使用量,降低工业炉、窑维护、维修成本。火焰喷补装置是通过其部件火焰喷补式喷嘴,将氧气与燃气、燃料混合喷出,在空中迅速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同时被流化的固体粉状喷补料随燃气高速喷出,喷补到耐火内衬壁表面。给火焰喷补式喷嘴提供氧气和携有被流化固体粉料的燃气,是通过双层套管分别输送到。喷嘴处在工业炉、窑的高温腔内工作,其自身重量的支撑,工作时需要的旋转、移动等动作和产生作用力的消除,都是通过双层套管完成。而双层套管是可旋转双层套管风力输送合成器,将氧气、燃气输出的零、部件的组合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双层套管风力输送合成器是火焰喷补装置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特征:由外部分别通过两根管道,将氧气和携有被流化固体粉料的燃气,输送至可旋转双层套管气力输送合成器。合成器将氧气和燃气转换成,通过可以旋转的双层套管连续不断输送,氧气在外层,携有被流化固体粉料的燃气在内层。两种气流分别由两根固定管道输送到,转为可旋转同心的双层管道输送出,转换处存在活动接口,必然有渗漏气的可能。氧气是强助燃气体,而燃气会产生燃烧,都是有可能引发火灾的危险气体,必须尽可能减少其泄漏量。特别是燃气,泄漏量要求极小或无泄漏。合成器内的燃气管道活动接口,同时采用多级橡胶密封圈、机械迷宫式、填充润滑脂的多种密封形式并列发挥作用,确保燃气无泄漏。同时润滑脂使合成器内的滚动轴承部件、燃气管道活动接口得到润滑。氧气活动接口采用双层套管方式,保证内、外层相对转动,其接触面是高光洁度的动配合,有多层橡胶密封圈参入密封。可能产生微量渗漏的氧气,被排到空旷的空间中,完全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燃气与氧气分界接触面,采用深孔与长轴面之间大过盈量的紧配合,在配合端部的端面增加强焊接。一方面保证氧气与燃气之间绝对不存在相互窜气,另一方面使内、外层管道达到同步旋转,相互之间可以传递大扭矩力。合成器将氧气和燃气由分别单独输送转换为可旋转套管输送出,套管的内、外层钢管与合成器主体部件都是通过细牙螺纹,加端部焊接连接。由于火焰喷补式喷嘴处在工业炉或窑的高温内腔深处工作,可旋转双层套管相对较长,合成器可以克服支撑其重量,而产生非常大的悬臂式弯矩力。在火焰喷补装置系统中,由于结构的特点,以及氧气和携有被流化固体粉料的燃气特性。输送氧气管道采用的材质是钢质材料,全流程设定高压、低流速满足工作中对氧气流量的需要。目的是保证输送氧气管道的强度,同时保证钢质管道内氧气流速必须满足的安全条件下进行输送。输送燃气管道流速适中,减少管道中弯道数量,满足燃气中携有被流化固体粉料输送的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旋转双层套管风力输送合成器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剖面视图;
图3是旋转驱动原理A-A剖面视图;
图4是氧气输送方式转换原理B-B剖面图。
图中:
1、压板 2、氧气密封圈 3、定位套 4、调心滚子轴承
5、燃气密封圈 6、轴承挡圈 7、后端盖 8、燃气管接头
9、内套管 10、外套管 11、锁紧螺母 12、齿轮 13、键
14、外套 15、外旋转管 16、氧气管 17、内旋转管 18、中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松,未经王世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4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熔炼炉的熔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塑料回收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