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957.1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锋;赵世猛;王伟肖;徐斌;高英斌;张梦琪;张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鑫盛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位 止水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止水带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地下室、箱涵等工程中变形缝、沉降缝、施工缝处安装的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
背景技术
在如地下设施、隧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较大工程的建筑施工中,由于不能进行水泥混凝土连续浇注,或由于地基的变形,或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构件热胀冷缩等原因,需留有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在这些缝处必须安装橡胶止水带来防止水的渗漏问题。止水带的安装是通过现浇混凝土与主体结构融为一体的,如果在浇注混凝土时发生翻滚、扭结、上浮、下沉、歪斜、偏移和不居中等问题,将会大大减弱止水带的防水效果,甚至失效。 因此必需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正确位置,为了不损坏止水带本体,一般采取绑扎钢筋或支模板的方法。
目前通用的施工定位方法见图1,1为止水带本体,浇筑在混凝土结构4的缝隙5位置,防止水通过缝隙5的渗透,为保证止水带1施工后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位置,用钢筋夹具3将止水带1限位固定,钢筋夹具3绑扎在混凝土配筋2上。 使用上述止水带定位工序中所用钢筋夹具3,一是消耗大量金属材料,给整个工程增加了额外的材料费用,二是制作绑扎强度大,周期长,增加了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简化施工工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实现带体与混凝土结构牢固固定的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其结构包括伸缩部和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带体,在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有实心柱体,该实心柱体的侧部固定有间隔设置有定位孔的翼边。
构成上述一种止水带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翼边的定位孔配套设置有挂钩和与该挂钩连接的连接筋和能够与定位筋固定的锁固机构;
——所述的翼边为镶嵌于所述实心柱体中的丁字型钢板或钢板块;
——对称设置于所述伸缩部两侧的带体中每一侧的带体为两条;
——所述每一侧的两条带体间设置有连接筋条或分割板条;
——设置于伸缩部每一侧所述的两条带体为平行设置;
——设置于伸缩部每一侧所述的两条带体为呈角度设置,其角度为5—20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该止水带带体端部设置的实心柱体的翼边上间隔设置有固定孔,能够通过与之配套设置有挂钩和与该挂钩连接的连接筋和能够与定位筋固定的锁固机构实现与混凝土结构的配筋固定,即通过张拉禁锢铁丝类索状物就能将止水带张紧在混凝土结构中,这样就能保证止水带位置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保证在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中不产生翻滚、扭结、上浮、下沉、歪斜、偏移和不居中等变化,保证了止水带使用效果,最大化的发挥出性能;而且该止水带具有施工简单方便的特点;其二,由于构成止水带的带体设置于伸缩部的两侧,并且每一侧的带体为两条平行或成一定角度的结构,使得一侧的两条带体能够同时浇筑与混凝土中,可以大大降低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混凝土的不平衡性而造成其错位、移位或翻滚现象的发生;其三,由于构成止水带每一侧的两条带体间设置有连接筋条或分割板条,可以进一步提高止水带一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其施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带施工定位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施工定位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止水带施工定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具有定位孔的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鑫盛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衡水鑫盛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聚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自助式双侧同步外骨骼康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