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047.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雅萍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有关于一种制程简便的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9,习知一种插头连接器200包含绝缘本体210及多个探针组件220,该绝缘本体210设有多个呈横向排列的插接孔211,各该探针组件220分别插设于各该插接孔221,各该探针组件220皆由金属套筒221、弹簧222和金属探针223所组成,以使该插头连接器200可与插座连接器(图未绘出)电性连接,然而由于各该探针组件220由各该金属套筒221、各该弹簧222和各该金属探针223所组成,因此组装手续复杂,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组装过程简单,节省组装成本及生产成本,其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制程简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
插头连接器,其包含本体、侧翼及插接件,该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凸部,该侧翼由本体的侧边弯折形成并覆盖于该本体的该第一表面,该插接件由该本体延伸形成并凸出于该本体,且该侧翼显露出该插接件;以及
插座连接器,其包含主体、插接槽及压触件,该插接槽由该主体围绕形成,该压触件由该主体部延伸形成且弯折容设于该插接槽,该插头连接器的该插接件插设于该插接槽,且该压触件压触该插接件。
该插头连接器的该插接件具有第三表面及凸出于该第三表面的凸肋,该压触件压触该凸肋。
该凸部凸出于该第二表面且该凸部具有顶缘,该顶缘至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厚度,该主体由金属板体弯折形成,且该金属板体具有第二厚度,该第一厚度不小于该第二厚度。
该插接件的该第三表面与该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为共平面。
该插头连接器另包含有第一导接件,该本体另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的第三侧边,该侧翼形成于该第三侧边,该插接件形成于该第一侧边,该第一导接件由该本体延伸形成且凸出于该第二侧边。
该插座连接器的该主体具有主体部、第一包覆部及第二包覆部,该第一包覆部及该第二包覆部位于该主体部二侧,且该主体部、该第一包覆部及该第二包覆部围绕形成该插接槽,该第一包覆部具有第一侧面、第一顶面及形成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一凸点,该第一凸点凸出于该第一顶面且接触该插接件。
该插座连接器另包含有第二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由该第一包覆部延伸形成。
该主体部具有底面,该压触件延伸形成有顶抵部,该顶抵部抵触该底面。
该第一包覆部另具有第一开槽及第一接触件,该第一接触件形成于该第一开槽内。
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含:
本体,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凸部;
侧翼,其由该本体的侧边弯折并覆盖于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以及
插接件,其由该本体延伸形成并凸出于该本体,且该侧翼显露出该插接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于该插头连接器的该本体、该侧翼及该插接件为一体成形且该侧翼一体弯折成形并覆盖该本体,因此当该插头连接器的该插接件插入或拔离该插座连接器的该插接槽时,覆盖于该本体的该侧翼可增加该本体的结构强度,且由于该插头连接器及该插座连接器可分别由金属板体一体冲压弯折成形,因此其制程简便,且组装简单,并且可降低组装成本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插头连接器连接于一第一基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插座连接器连接于一第二基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该插头连接器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该插座连接器的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9为习知插头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雅萍,未经林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