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块与其他固体燃料的锅炉双供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5540.0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香;顾利平;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F23B40/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其他 固体燃料 锅炉 供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的进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煤块与其他固体燃料的锅炉双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锅炉单纯的烧煤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产生了双供料锅炉,现有的双供料锅炉的供料结构均各自独立布置,其结构复杂,需要改变锅炉的整体设计,且在同一台链条锅炉中燃料时存在的出力不足、燃烧效率低、冒黑烟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煤块与其他固体燃料的锅炉双供料系统,其使得煤块位于炉排的下层然后、其他固体燃料位于煤块层的上方进行燃烧,其使得炉排的燃烧层分成两部分,增大了燃料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燃烧效率高,且结构简单。
煤块与其他固体燃料的锅炉双供料系统,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煤斗、炉排,所述煤斗的出口朝向所述炉排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斗的中部设置有自上而下的立板、将所述煤斗分成左侧料腔、右侧料腔,所述左侧料腔的下部靠近立板的位置处安装有煤闸门,所述煤闸门上下垂直方向运动布置,所述右侧料腔的远离立板的上部空腔内安装有煤闸板,所述煤闸板自上而下垂直方向运动布置,所述煤闸板的下方靠左位置设置有水平向布置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左上方布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立板的右侧、通过连接板组件紧固于所述立板,所述炉排的上端面自左向右行进。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煤闸门的上部连接有气缸驱动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煤块从左侧料腔进入到炉排上端面的左侧,其中煤闸门上下垂直方向运动控制左侧煤块和炉排上端面间形成的高度层,其挡住多余的煤块顺着炉排一起向右行进,此时煤块层紧贴炉排的上端面并一起向右行进;其他固体燃料包括煤粉、生物质燃料从右侧料腔进入到炉排上端面的右侧,覆盖于已经形成的煤块层之上,其他固体燃料下落后通过挡板可有效的控制其下落的位置,经过转动着的滚筒进行疏松和传送送入炉排,其进料量由煤闸板上下垂直方向运动形成其与滚筒间的间隙从而进行调节,固体燃料经过滚筒进行疏松后其分散布置于煤块层之上;其使得煤块位于炉排的下层、其他固体燃料位于煤块层的上方进行燃烧,其使得炉排的燃烧层分成两部分,由于固体燃料分散布置于煤块层之上,增大了燃料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燃烧效率高,且仅需将一个煤斗分成两个进料腔体,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其包括煤斗1、炉排2,煤斗1的出口朝向炉排2的上端面,煤斗1的中部设置有自上而下的立板3、将煤斗分成左侧料腔4、右侧料腔5,左侧料腔4的下部靠近立板3的位置处安装有煤闸门6,煤闸门6上下垂直方向运动布置,煤闸门6的上部连接有气缸驱动结构7。右侧料腔5的远离立板3的上部空腔内安装有煤闸板8,煤闸板8自上而下垂直方向运动布置,煤闸板8的下方靠左位置设置有水平向布置的滚筒9,滚筒9的左上方横向布置有挡板10,挡板10位于立板3的右侧、通过连接板组件11紧固于立板3,炉排2的上端面自左向右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5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电压可调的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