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5312.3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文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天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电池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功能和监控功能的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可与锰酸锂、三元材料或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组成2.4V或1.9V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此外它还可以用作正极,与金属锂或锂合金负极组成1.5V的锂二次电池。由于钛酸锂的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长寿命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可以预见:钛酸锂材料一定会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而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观光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要求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和长周期储能等电池的应用领域。
实际应用中,钛酸锂电池组必须配备专用电池管理系统,以确保钛酸锂电池安全及使用寿命,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的功能可分为两类:保护功能和监控功能。可靠的BMS能够使电池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下,最大限度延长电池的寿命。传统的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缺乏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以及高低温保护和平衡等功能,不能确保电池使用安全,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缺乏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以及高低温保护和平衡等功能,不能确保电池使用安全,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
一种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1与主控单元2连接,主控单元2通过CAN总线3(控制器局域网络)与采集单元4,均衡单元5和显示单元6相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2包括过充电保护模块,过放电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温度保护模块,平衡功能模块。
所述采集单元4的个数为2-400个。
所述均衡单元5的个数为2-40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以及过电流保护模块,确保钛酸锂电池使用安全,高低温保护和平衡等功能,能使钛酸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机、2-主控单元、3-CAN总线、4-采集单元、5-均衡单元、6-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动力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1与主控单元2连接,主控单元2通过CAN总线3(控制器局域网络)与采集单元4,均衡单元5和显示单元6相连接。所述主控单元2包括过充电保护模块,过放电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温度保护模块,平衡功能模块。所述采集单元4的个数为2个。所述均衡单元5的个数为2个。
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如下所述:
(1)过充电保护模块
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芯电压超过上限电压(2.75V)时,过量的锂离子将从电池正极脱出,引起正极晶格结构被破坏,导致电芯容量急剧变小。当电芯电压过高时,锂离子会沿着负极表面生长出树枝状结晶,进而造成正负极短路发生爆炸。所以锂电池使用中,过充电是被严格禁止的。BMS会监控系统中每节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超过充电限制电压(2.75V)时,BMS会关断充电回路从而保护电池组。内部集成芯片过充电保护阈值电压的精度典型值为:±25mV。
(2)过放电保护模块
锂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芯电压低于下限电压时,电芯负极的金属集流体将被溶解,会大大缩短电芯的使用寿命,且给电芯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在极限情况下,给过度放电的电芯充电时,金属集流体会在负极附近沉积,当沉积达到电芯正极时将造成电芯内部短路或者漏液。BMS进行过放电保护的动作类似于过充电保护,但很多BMS在电芯过放电保护后,为了防止锂电池进一步过度放电,均会进入自身功耗降低模式。常见的过放电保护阈值精度为:±50mV。
(3)过流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文华,未经袁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5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光学通信模块及此模块中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会议通信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