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4032.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荣;樊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10 | 分类号: | B63H2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叉式 襟翼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适用于襟翼舵的各类船舶;可有效地降低一导杆式传动装置的摩擦力,属于机电一体化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两者用通过铰链进行连接。以往的襟翼舵传动多数采用导杆传动方式,即副舵在围绕铰链传动的同时也围绕十字头转动,从而使副舵相对与主舵又转动一个角度。具体的零件组成为导杆座7、导杆6和十字头套筒8、螺母9等组成。导杆6根部为锥体,用螺母9与十字头套筒8相连接,导杆座7焊接在付舵上端。导杆6绕十字头套筒8旋转外,同时还在导杆座7内滑动,从而保证在主舵转动时,副舵与主舵形成夹角(见图1)。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可效地降低导杆式传动装置的摩擦力,降低转动舵叶的襟翼舵的扭矩,减少不锈钢(导杆)的使用数量,并可节省制造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包括拨叉板、耐磨滑块、竖轴、竖轴上套筒、竖轴上衬套、竖轴下套筒、竖轴套筒上封板、竖轴下衬套、竖轴套筒下封板、套筒上支撑板及套筒下支撑板;
拨叉板通过焊接与付舵叶进行相连,耐磨滑块与拨叉板进行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连接安装在竖轴上套筒内,竖轴下衬套连接安装在竖轴下套筒内;竖轴安装在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内,竖轴可以在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内进行转动;竖轴安装在拨叉板上的两块耐磨滑块之间,竖轴可以在耐磨滑板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套筒下支撑板与船体焊接连接,竖轴上套筒与套筒上支撑板焊接连接;竖轴下套筒与套筒下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竖轴下套筒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轴与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两者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为0.7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轴与耐磨滑板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为0.7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叉板上设有T型槽。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副相对其他形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少付舵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矩,有效地减少舵机的工作扭矩,节省能耗。
2、本实用新型为变转角比的传动方式,在舵叶小舵角转动时,付舵的相对于主舵的转角比较大,在舵叶大舵角转动时,付舵的相对与主舵的转角比较小,该传动方式适合与船舶航行对传动装置的需要。
3、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常规的导杆,降低了不锈钢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拨叉式的传动装置,使竖轴位置的自由度增加,从而降低了安装的要求,现场安装工艺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制造成本较低,现场安装工艺性较强,适用于各类襟翼舵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k-k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图4所示,包括拨叉板1、耐磨滑块2、竖轴3、竖轴上套筒4、竖轴上衬套5、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竖轴下衬套12、竖轴套筒下封板13、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
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由拨叉板1通过焊接与付舵叶进行相连,耐磨滑块2通过拨叉板1上的T型槽与拨叉板1进行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12通过过盈连接安装在竖轴上套筒4、竖轴下套筒11内;竖轴3安装在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12内,并且两者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单边间隙约0.75mm,竖轴3可以在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内12进行转动;竖轴3安装在拨叉板1上的两块耐磨滑块2之间,并且竖轴3与耐磨滑板2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约0.75mm,竖轴3可以在耐磨滑板2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与船体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竖轴上套筒4与套筒上支撑板1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竖轴下套筒11与套筒下支撑板15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4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主舵叶进行转动时角度α时,带动主舵上的铰链耳板进行转动,付舵上的铰链耳板通过铰链相连接,所以付舵也转动了角度α;同时由于拨叉板焊接在付舵叶上,故拨叉板也转动了角度α,但是由于拨叉板上耐磨滑块之间的竖轴存在,并且竖轴的位置与舵叶转动中心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拨叉板同时又围绕着竖轴转动角度β,这样付舵相对于舵叶起始位置转动了角度α+β,从而改变了襟翼舵舵叶的拱度,从而提高了襟翼舵的升力,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4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