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8350.6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压 动力 钳钳头 自动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机械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从所周知,液压动力钳是石油开采钻井和修井作业过程中用于上、卸钻杆、套管、油管等螺纹的专用工具。常规的液压动力钳夹紧方式为内爬坡结构,该结构主要是通过鄂板滚子爬坡推动牙座总成或鄂板总成伸出夹紧管柱,通过钳头的离心力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
由于野外油田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当泥沙、油污将钳头堵塞时,鄂板总成或牙座总成无法正常复位,设备再次操作时需要操作工用手或其他工具推动鄂板总成或牙座总成使其复位,但是该操作属于违规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一方面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使用要求,杜绝了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包括鄂板总成、鄂板架、第一弹性模块、第二弹性模块、开口齿轮和坡板;所述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鄂板总成、鄂板架上;所述鄂板架一侧设置坡板;所述坡板一侧设置开口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为弹簧,其中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鄂板总成、鄂板架上。
优选的所述鄂板总成、鄂板架、开口齿轮和坡板采用20Cr或40Cr圆钢加工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人施工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投入;2、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尤其是野外油田作业较为恶劣环境中,解决了当泥沙、油污将钳头堵塞时,鄂板总成或牙座总成无法正常复位而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的初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的夹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鄂板总成、2-鄂板架、3-第一弹性模块、4-第二弹性模块、5-开口齿轮、6-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液压动力钳钳头自动复位装置,包括鄂板总成1、鄂板架2、第一弹性模块3、第二弹性模块4、开口齿轮5和坡板6;第一弹性模块3和第二弹性模块4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鄂板总成1、鄂板架2上;鄂板架2一侧设置坡板6;坡板6一侧设置开口齿轮5。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模块3和第二弹性模块4为弹簧,其中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鄂板总成1、鄂板架2上。
优选的鄂板总成1、鄂板架2、开口齿轮5和坡板6采用20Cr或40Cr圆钢加工制得。
其中,采用20Cr或40Cr圆钢加工制得,其耐磨、耐寒、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减少了企业采购成本投入。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操作使用时开口齿轮5转动时,鄂板总成1在坡板6运动,当鄂板总成1运功至夹紧管柱时,第一弹性模块3和第二弹性模块4处于拉伸状态;若需要复位时,则将开口齿轮5对准开口,此时第一弹性模块3和第二弹性模块4通过自身拉力作用使鄂板总成1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8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