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702.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俏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因此摩托车上都安装有减震装置用以减轻震动,但是一般的减震装置不能解决弹簧弹起时给人们造成的二次伤害的问题,因此,对于现有的减震装置还需进行更多的改进。目前,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减震装置的技术对增加减震装置的功能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13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赵学高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3174793 A,中国专利号(ZL)为:201110434759.7号的发明,名称是《摩托车减震器》的发明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减震装置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成本低且工艺简单的一种减震器。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如:它不能解决弹簧上弹速度过快时容易对人们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且可防止二次伤害的一种摩托车减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杆和设置在减震杆外侧的弹簧,其结构要点是:减震杆设置在套筒内,套筒的顶板上设置有通孔,减震杆上端穿过套筒的顶板上的通孔与压板相连,减震杆下端设置有推板;在顶板下端、套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顶板固定相连,下端悬空;推板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与推板固定相连,下端与套筒的底板固定相连,第二弹簧内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下端与底板固定相连,上端悬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弹簧长度为第二弹簧长度的1/2;当推板到达第三弹簧处时,第三弹簧进行二次减震,第三弹簧为第二弹簧的1/2时减震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减震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减震杆设置在套筒内,套筒顶板上设置有通孔,减震杆上端穿过套筒的顶板上的通孔与压板相连,减震杆下端设置有推板;推板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与推板固定相连,下端与套筒的底板固定相连,第二弹簧内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下端与底板固定相连,上端悬空;当压板将压力有减震杆传到推板上时,首先推板压缩第二弹簧,当压缩至第三弹簧上端时,第三弹簧进行二次减震,这样经过两次减震,减震效果更好。
、可避免二次伤害
一般的减震装置无法解决减震的弹簧压下后快速弹起而造成的二次伤害,而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下端、套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顶板固定相连,下端悬空;当推板向上弹起时会接触到第一弹簧,由第一弹簧减缓推板向上弹起的速度,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杆、套筒、压板、推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构件少、连接简单。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板、2为第三弹簧、3为套筒、4为第二弹簧、5为推板、6为减震杆、7为第一弹簧、8为透气孔、9为顶板、10为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杆6和设置在减震杆6外侧的弹簧,减震杆6设置在套筒3内,套筒3的顶板9上设置有通孔,减震杆6上端穿过套筒3的顶板上的通孔与压板10相连,减震杆6下端设置有推板5;在顶板9下端、套筒3内设置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上端与顶板9固定相连,下端悬空;推板5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4,第二弹簧4上端与推板5固定相连,下端与套筒3的底板1固定相连,第二弹簧4内设置有第三弹簧2,第三弹簧2下端与底板1固定相连,上端悬空。
所述第三弹簧2长度为第二弹簧4长度的1/2;当推板5到达第三弹簧2处时,第三弹簧2进行二次减震,第三弹簧2为第二弹簧4的1/2时减震效果最佳。
可在套筒3上设置透气孔8;以免使用过程中套筒3内弹簧过热,造成弹性不佳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俏,未经徐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7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视野障碍的叉车二节全自由门架
- 下一篇:焊烟清除彻底的焊接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