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天然气气瓶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736.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静农;段元青;刘兵;盛全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宿迁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M3/10 | 分类号: | G01M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容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天然气气瓶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瓶是一种用于充装各类有毒气体和易燃气体的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的气体一旦泄漏会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一直以来我国对于高压气瓶的使用以及检测的都有严格的要求,对气瓶质量问题尤其是气密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之相关的标准是:GB/T 12137-2002《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该标准中给出了两种检验气瓶气密性的方法,涂液法和浸水法,涂液法主要适用于检验气瓶瓶阀螺纹连接处、瓶阀阀杆处或气瓶局部部位的气密性,它将充有规定压力压缩气体的受试气瓶某些部位涂以试验液来检验气瓶气密性,在实际检验中涂液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偶然性,浸水法主要是将充好气的气瓶浸入水槽中检验气瓶气密性的方法,浸水法适用于气瓶整体,但需要人工将气瓶浸入水中,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用天然气气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检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效率,该装置使用方便,检验可靠,而且可以实现自动化气密性检验,经济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车用天然气气瓶气密性检测装置, 包括水槽、挡板、气瓶支架和气缸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在水槽前方,所述水槽上方焊接有气缸固定架,所述气缸固定架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气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与气瓶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活塞与气瓶固定板连接,所述气瓶支架安装在气缸固定架内。
所述气瓶固定板为V形结构,所述气瓶固定板底部粘贴有一层橡胶垫。
所述气缸固定架两边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行走在滚轮导轨上,所述滚轮导轨焊接在气瓶支架上。
所述挡板上开有嘹望窗口,所述嘹望窗口安装有有机玻璃,所述挡板材料为钢板。
所述水槽旁边设置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与充气泵连接。
所述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单,气密性检测入口与检测流水线连接,将气瓶直接推入气密性检测装置后即可进行充气检测,全程实现自动化检测,设置在水槽前面挡板可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检测人员安全,提高了特种设备检测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水槽1、挡板2、气瓶支架3、气缸固定架4、气瓶固定板5、滚轮6、滚轮导轨7、充气阀门8、充气泵9、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气瓶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天然气气瓶气密性检测装置, 包括水槽1、挡板2、气瓶支架3和气缸固定架4,水槽1上方焊接有气缸固定架4,气缸固定架4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10,气瓶支架3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11,第一气缸活塞与气瓶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气缸活塞与气瓶固定板连接,气瓶固定板5为V形结构,气瓶固定板5底部粘贴有一层橡胶垫,气缸固定架4两边还安装有滚轮6,滚轮6行走在滚轮导轨7上,滚轮导轨7焊接在气瓶支架3上,气瓶支架3安装在气缸固定架4内。
挡板2设置在水槽1前方材料为钢板,挡板2上开有嘹望窗口,嘹望窗口安装有有机玻璃,水槽旁边还设置有充气阀门8,充气阀门8与充气泵9连接,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气瓶12经输送线到达气密性检测台,第二气缸11运动将气瓶夹紧在气瓶支架3上,检验人员随即把充气阀门8连接到气瓶上,开启气压泵在气瓶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随后检验人员退回到挡板2外边,第一气缸10运动带动气瓶支架3沉入水槽1内,待气瓶完全沉入水槽中可以从挡板上方嘹望窗口观察气瓶,因为气瓶是在高压气体下进行试验,所以挡板能够很好的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宿迁分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宿迁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溅射沉积金属制备硅纳米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热器保护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