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569.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恒勃;郝福合;张仁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径向 潜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电泵,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潜水电泵在设计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导叶的结构问题。现在矿用潜水电泵的导叶结构都相对简单,虽然生产方便,但是使用这种结构简单的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的水力效率都不高,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矿用潜水电泵通常使用的环境中,用户排放的介质大多是含有酸、碱的污水,这些污水会腐蚀矿用潜水电泵中的导叶,导叶的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而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能仅次于灰铸铁,这就使得导叶在矿用潜水泵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极易遭受腐蚀,影响矿用潜水电泵的正常运行,降低矿用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随着矿用潜水电泵应用的广泛,现有潜水电泵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更好地提高水力效率、增加水泵使用寿命、且能有效地减少腐蚀的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包括上下布置在底座上的电机组件和泵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绕组定子铁芯、转子和上、下轴承座,所述泵组件包括泵轴、泵体、叶轮。所述底座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外壳下部,外壳上部则通过螺栓连接在出线盒盖上,所述出线盒盖还通过螺栓向下依次连接着上轴承座、壳体、下轴承座和密封室盖,所述下轴承座还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着蜗壳、泵体、泵盖,所述下轴承座与密封室盖之间有机械密封,所述叶轮键连接在泵轴上,所述泵体内装有径向导叶,泵体上打有防转螺钉,所述径向导叶端面被泵盖的止口端面支撑。
所述径向导叶的材质为奥氏体304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径向导叶提高了矿用潜水泵的水利效率(比一般矿用潜水泵的水力效率提高3﹪~5﹪),延长了矿用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采用奥氏体304不锈钢材质使其外观漂亮,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它们同时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2.出线盒盖、3.上轴承座、4.轴承、5.壳体、6.外壳、7.有绕组定子铁芯、8.转子、9.下轴承座、10.轴承、11.机械密封、12.密封室盖、13.蜗壳、14.末级叶轮、15.泵体、16.径向导叶、17.前叶轮、18.泵盖、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包括上下布置在底座19上的电机组件和泵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绕组定子铁芯7、转子8、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9,所述泵组件包括泵轴、泵体15、叶轮。所述底座19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外壳6下部,外壳6上部则通过螺栓连接在出线盒盖8上,所述出线盒盖8还通过螺栓向下依次连接着上轴承座3、壳体5、下轴承座9和密封室盖12,所述下轴承座9还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着蜗壳13、泵体15、泵盖18,所述下轴承座9与密封室盖12之间有机械密封11,所述叶轮键连接在泵轴上,所述泵体15内装有径向导叶16,且泵体15上打有防转螺钉,径向导叶16端面被泵盖18的止口端面支撑,径向导叶16材质为奥氏体304不锈钢。
矿用潜水电泵工作时,液体流经径向导叶16时,径向导叶16中的正导叶将液体从环形空间中压入叶轮,反导叶除了此作用外还把液体引入下级叶轮的吸入室,进而提高矿用潜水电泵的水力效率,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径向导叶的矿用潜水电泵,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能循环发动机传动装置
- 下一篇: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