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9819.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生;陈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24/1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冲洗 功能 活性炭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过滤器,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
背景技术
传统过滤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杂质堵塞压损增大。因此为延长过滤器纳污量及对应的工作时间,不得不增大过滤面积,并需频繁切换备用过滤器,人工拆卸过滤器,冲洗滤芯;如切换不及时,不断增大的压差将会挤压滤芯,缩短其使用寿命,造成不可预期的滤芯破损。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使下游关键设备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其能够进行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进水通道、至少两个的过滤单元、出水通道、排污通道,每个过滤单元中设置有活性炭滤芯,每个过滤单元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通道和每个过滤单元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与过滤单元相对应的进水阀,在每个进水阀和与其相对应的过滤单元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一排污管线,在每个排污管线与所述排污通道之间设置有一排污阀。
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的入水口设置在过滤单元的上部,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口设置在过滤单元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精度是1至3mm,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流量为1t/h至100t/h。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还包括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进水阀和所述排污阀的关断。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过滤单元顺次进行反冲洗。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
优选地,当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出口之间的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关断该过滤单元的进水阀并打开该过滤单元的排污阀。
优选地,所述进水阀和所述排污阀分别为两通球阀。
优选地,所述进水阀和所述排污阀为一三通球阀。
优选地,每个过滤单元的出水口还外接有一洁净装置,当过滤单元的进水阀关闭时,所述洁净装置向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口通入洁净气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自动反冲洗时仍可连续过滤,无须系统停车,减少停车成本,降低运行成本。模块化组合,增加一个过滤单元即作为整个过滤系统的备用。降低停机风险,投资小。扩展性强,通过增加数个过滤单元即扩大过滤流量,满足扩产或工艺调整需要。可实现(分散控制系统)远程控制,随时监控调整过滤系统运行状态。采用独特的高性能滤芯,压损低,反冲效率高,超长使用寿命,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中:1、过滤单元;11、入水口;12、出水口;13、活性炭滤芯;14、排污管线;2、进水阀;3、排污阀;4、进水通道;5、出水通道;6、排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进水通道4、至少两个的过滤单元1、出水通道5、排污通道6。
进水通道4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水源可以自进水通道4流入该活性炭过滤器中。
每个过滤单元1具有入水口11和出水口12。每个过滤单元1中设置有活性炭滤芯13。采用水处理专用果壳活性碳,对流经海水中的有机物,色度,气味,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吸附、降低浊度,使进口海水满足系统进水技术要求。具体的,过滤单元1具有一个中空的内腔,活性炭滤芯13设置在该内腔中。过滤单元1的入水口11设置在该过滤单元1的上部。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12设置在该过滤单元1的下部。
每个过滤单元1的入水口11与进水通道4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与过滤单元1相对应的进水阀2。在每个进水阀2和与其相对应的过滤单元1的入水口11之间设置有一排污管线14。在每个进水阀2和与其相对应的过滤单元1的入水口11之间设置有一排污管线14。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过滤器包括一个进水通道4、四个过滤单元1、一个出水通道5、一个排污通道6、四个进水阀2、四个排污阀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9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