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7913.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华;方崇仰;李崇维;吴法震;洪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不规则网格的触控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全球定位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计算机(laptop PC)等均有与触控功能结合的产品推出。在上述各电子产品中,主要是将原有的显示功能与触控感应功能进行整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目前触控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在传统的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板中,进行触控检测的感测电极为了避免影响所搭配的显示效果一般是以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所形成,由于透明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仍比金属导电材料高,故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感应电极会发生整体阻值过高而影响到反应速度等问题。因此,目前相关领域也有开发出以金属线路交织而成的金属网格(metal mesh)来取代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感应电极的设计用以提高反应速度。然而,一般的金属网格图案是由规则的图形例如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重复拼接而成,因此当此类金属网格图案与显示板进行搭配时,若各金属网格的边长与显示板中的像素大小相近时,容易发生叠纹(Moire)效应而影响整体的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不同形状的网格单元形成感测电极,用以改善触控板与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Moire)效应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包括一感测电极。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网格单元互相拼接设置,且各网格单元与至少一相邻的网格单元具有不同的形状。各网格单元具有多个侧边彼此相连,且各网格单元的至少两侧边的长度相异。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是依据一个不规则的网格图案单元向外绘制其他不规则的网格图案单元,并利用此不规则的网格图案单元来形成触控板的网格。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是利用不规则的网格单元形成感测电极,通过此不规则的网格单元互相拼接排列设置,可改善触控板与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效应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视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流程图;
图2到图4为依照图1的流程的网格形成方法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网格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网格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7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