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穿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826.4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霞;吴风利;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161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 结构 柔性 穿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墙管,尤其是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穿墙管。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如自来水、油、天然气管道等)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就设置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将阀门等安装布置在这个坑里,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这个坑就叫阀门井。阀门井因为是管道的枢纽,所以阀门井本身不能渗水,必须保证其密封性。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要穿过阀门井的墙体向外伸出实现罐内介质的输送。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的主干管穿墙的部位依次套有外套管和穿墙管,由于阀门井位于地下,地下水容易沿着穿墙管等防水薄弱环节渗入阀门井内,尤其是在穿墙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缝隙处容易渗入地下水,穿墙管渗漏是地下结构防水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工业建筑穿墙管防水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工作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穿墙管防水进行研究探讨很有价值。另外阀门井处于地下,环境恶劣,常会有粉尘或其他颗粒物质进入穿墙管内并堆积,影响维修,容易促使穿墙管老化,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水防尘的具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穿墙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穿过墙体的主干管、套装在所述主干管外周壁上的外套管以及套装在所述外套管外周壁上的穿墙管,所述穿墙管内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大环形缺口,且该穿墙管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密封结构,每个所述密封结构均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大环形缺口内且具有防水作用的密封圈、一安装在所述大环形缺口端部且用于压紧所述密封圈的挡圈、一安装在所述穿墙管端部且用于压紧所述挡圈的法兰盘以及一夹紧在所述挡圈与所述法兰盘之间且具有防尘作用的防尘圈。
两个所述挡圈内壁的端部分别对称形成有一小环形缺口,两个所述法兰盘的底端与两个所述小环形缺口分别对应的构成两个环形槽,两个所述防尘圈均包括环形圈以及形成在所述环形圈内壁一外侧且向外逐渐收缩设置的锥形环,两个所述环形圈分别匹配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环形槽内,每个所述锥形环分别位于对应的法兰盘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缝隙处。
两个所述密封圈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三角形缺口,另一侧端面向外凸出形成有一三角形凸块,两个所述密封圈形成有三角形缺口的一侧均朝向所述墙体的迎水侧。
所述穿墙管的长度与所述墙体的厚度一致,两个所述法兰盘的最大外径均大于所述穿墙管的最大外径,通过两个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穿墙管两端的紧固连接能够将所述穿墙管固定在所述墙体内。
本实用新型在穿墙管的两个端部均安装有由密封圈和防尘圈等构成的密封结构,有效地防止了穿墙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缝隙处渗入水或是进入粉尘,实现了防水防尘的作用,提高了阀门井使用功能、改善了其工作环境,同时也延长了穿墙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穿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尘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穿墙管包括穿过墙体的主干管1、套装在所述主干管1外周壁上的外套管2以及套装在所述外套管2外周壁上的穿墙管6。所述穿墙管6内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大环形缺口,且该穿墙管6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密封结构。每个所述密封结构均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大环形缺口内且具有防水作用的密封圈7、一安装在所述大环形缺口端部且用于压紧所述密封圈7的挡圈5、一安装在所述穿墙管6端部且用于压紧所述挡圈5的法兰盘3以及一夹紧在所述挡圈5与所述法兰盘3之间且具有防尘作用的防尘圈8。在穿墙管6的两个端部均安装有由密封圈7和防尘圈8等构成的密封结构,有效地防止了穿墙管6与外套管2之间的缝隙处渗入水或是进入粉尘,实现了防水防尘的作用,提高了阀门井使用功能、改善了其工作环境,同时也延长了穿墙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蚀凸凹状螺旋加强筋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循环水系统出口蝶阀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