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809.9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玲;杨兴;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领域,特别在进行模组粘接之后液晶显示屏的搬运和装箱过程,需要采用搬屏器。
现有的搬屏器一般包括两种:1、有缘吸附搬屏器;2、简单吸屏器。该两种搬屏器具有以下特点:
1、有缘吸附搬屏器,其优点是吸附力均匀,显示屏不易掉落,其缺点是需要使用气管提供气体,搬屏器体积大、重量沉,需要限定尺寸,且没有薄膜芯片集成COF板(柔性电路板)的支撑件,拿取过程中COF板易折裂;
2、简单吸屏器,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较轻,拿取方便,其缺点是操作限定拿取的角度,只有两个大的吸盘口,吸盘口数量不可调节,需要特定的拿取角度,液晶面板极易脱落,且没有COF板(柔性电路板)的支撑件,拿取过程中COF板易折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吸屏装置的吸附力,并同时减轻重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组吸屏单元,每组所述吸屏单元分别包括:
支撑杆,其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活塞按钮,所述活塞按钮延伸至所述气流通道内,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排出;
多个吸盘,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吸盘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屏单元设置为多组,相邻两组吸屏单元采用第一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组吸屏单元上的支撑杆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气流通道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吸屏单元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电路板支撑件至少一组。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杆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电路板支撑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电路板支撑片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支撑件为两组。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吸屏装置,采用活塞按钮、具有气流通道的支撑杆和多个具有气孔的吸盘进行吸屏作业,提高了吸附力,同时减轻了吸屏装置的重量,且不需要限定拿取角度;
进一步地,多组吸屏单元可同时使用,增加了吸附面积,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液晶面板的使用;
进一步地,增加了电路板支撑件,有效防止吸屏、拿取、搬运过程中对电路板的损伤,避免电路板折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屏单元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屏单元与第一连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屏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屏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10、吸屏单元;11、支撑杆;12、吸盘;13、活塞按钮;14、气孔;20、第一连杆;21、杆体;22、套筒;23、调节孔;24、按钮;30、电路板支撑件;31、第二连杆;32、电路板支撑片;40、液晶面板;5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组吸屏单元10,每组吸屏单元10分别包括支撑杆11和多个吸盘12。
支撑杆11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该支撑杆11上设有活塞按钮13,该活塞按钮由支撑杆的外壁延伸至气流通道内,用于将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排出。活塞按钮的设计是为了加大吸附力。优选地,支撑杆可有铝合金等轻质材质制成。
多个吸盘12设于支撑杆11上,每个吸盘12上均设有气孔14,气孔14与气流通道连通。优选地,该多个吸盘12通过连杆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11上至少设置两个该吸盘12,如可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等。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为了增加吸附面积,以适用于吸附尺寸较大的液晶面板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屏单元10可设置为多组,优选为两组,其中,相邻两组吸屏单元采用第一连杆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修复异常刚性导柱凸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