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高驱动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4101.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1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忠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25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高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驱动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高驱动桥。
背景技术
驱动桥一般由差速器(差速器主要由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系组成)、传动连接在差速器两侧的半轴、与半轴传动连接的车轮传动装置以及驱动桥壳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行星齿轮系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其中,主减速器一般用来改变传动方向,降低转速,增大扭矩,保证车辆有足够的驱动力和适当的速度;行星齿轮系用以连接左右半轴,可使两侧车轮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同时传递扭矩,保证车轮的正常滚动;半轴是将行星齿轮系传来的扭矩再传给车轮,驱动车轮旋转,推动车辆行驶的实心轴。
不同工作环境用的车辆,对地隙高低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田地中使用的水稻秧苗运输机,其驱动桥驱动车轮行进采用的是多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多级直齿圆柱齿轮安装在由薄壁钢板焊接成的长方体状的箱体中,由于其工作环境非常的恶劣,地隙高度较小时极易被稻田内的水淹没而造成车辆熄火,一般通过再增加若干级直齿圆柱齿轮来提高地隙,这种驱动桥存在的缺点是:地隙高度不易调节、多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精度低、安装齿轮的箱体很容易被车轮带动而扭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高驱动桥,旨在解决现有驱动桥的地隙高度不易调节、多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精度低以及安装齿轮的箱体易扭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高驱动桥,所述加高驱动桥包括:
差速器,用于将发动机动力由单轴输入变为双轴输出;
对称设置在所述差速器两侧的动力变向传递装置,每个所述动力变向传递装置均包括传递装置壳体,在所述传递装置壳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传递主动锥齿轮与传递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传递主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差速器的两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半轴,所述传递主动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半轴的端部;
车轮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包括车轮驱动装置壳体,在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壳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驱动主动锥齿轮与驱动从动锥齿轮,以及水平设置用于将动力传递给车轮的输出轴,所述驱动从动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上;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于所述动力变向传递装置与所述车轮驱动装置之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传递从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套装于圆筒状的传动轴壳体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轴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递装置壳体、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壳体紧固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轴壳体与所述传递装置壳体及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壳体为铸造的一体式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递装置壳体与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壳体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发动机动力由差速器输入,由差速器将输入动力由单轴输入变为双轴输出,再由动力变向传递装置进行一次弯折变向,最后由车轮驱动装置传递给车轮;由于驱动主动锥齿轮与传递从动锥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也就是地隙的高度由传动轴的长度决定,因此,当环境恶劣、对车辆地隙要求较高时,就可以在设计车辆时将传动轴加长,不需要用增加多级齿轮的方式来提高地隙,同时解决了多级齿轮传动精度低的问题,简便易行而且经济;传动轴套装于圆筒状的传动轴壳体内,解决了现有驱动桥的齿轮安装箱体很容易被车轮带动而扭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高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高驱动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差速器,11、动力输入轴,12、主减速器,13、行星齿轮系,14、太阳齿轮,15、差速器壳体,2、半轴,3、动力变向传递装置,31、传递主动锥齿轮,32、传递从动锥齿轮,33、传递装置壳体,4、传动轴,5、车轮驱动装置,51、驱动主动锥齿轮,52、驱动从动锥齿轮,53、车轮驱动装置壳体,6、输出轴,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图2可知,该加高驱动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忠,未经张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4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快装易修式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