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644.6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峰;程谦恭;仲昱全;罗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速 远程 滑坡 流化 研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装置作为一种重要设备,已在化工生产、煤炭气化及燃烧、选矿、食品加工、废物处理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极好的工业前景。而流化床试验作为研究固体颗粒在气体作用下流化特性的重要手段,其研究成果很好地指导了上述领域中流化装置的合理性应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特性的研究中,由于其运动碎屑物质组成的特殊性,流化床试验手段至今未能成功地应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特性的研究中,唯一可借鉴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C.J.N.Wilson用类似装置研究火山-碎屑流内部高温高压气体对火山碎屑运动特性影响的成果(Wilson,1980)。不同于火山碎屑流中高温高压气体的来源,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内部高压气体主要来源于高速运动滑体对前方压缩气体的裹入,从而引起高速运动的滑体在裹入气体的作用下产生流化现象,形成一系列流态化堆积地貌。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国内外相继发生了大量高速远程滑坡实例,将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再次推向高潮,而由大量滑坡实例的现场考察可见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裹入气流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有着极大影响。现有的流化装置因其多是针对化工等研究领域设计而成,不能实现不同部位碎屑颗粒流化特性的定量化研究,无法为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物理力学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不同部位碎屑颗粒流化特性定量化研究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包括风机、流化床,流化床下方设置有气室,所述气室与流化床之间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风机与气室通过输风管相连,所述流化床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测压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测压装置为U型测压管。
进一步的是,采用内直径为170mm、壁厚为5mm、高300mm的筒体结构作为流化床。
进一步的是,所述布风板的开孔率为6.15%,布风板上的气孔以正三角形方式排列,并且布风板的中心与正三角形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孔直径为1.5mm,相邻两气孔圆心之间的距离为6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室的进风口设置在气室侧壁的中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输风管上设置有转子流量计。
进一步的是,所述风机上设置有消音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风机采用2EB1320-7HA31单相高压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流化床的下端设置多个测压装置,可以获取不同区段上碎屑颗粒内部的床层压降,从而运用相邻两测压点间的压差,求取相应区段内颗粒的平均浓度,来定量化分析不同高度上碎屑颗粒受气流的影响,实现不同部位碎屑颗粒流化特性的定量化研究,为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物理力学参数,对于进一步掌握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具有潜在的巨大推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风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风机1、流化床2、气室3、布风板4、气孔5、输风管6、测压装置7、转子流量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