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窄隔筋铝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446.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兵;胡拥军;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5K5/04;C2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窄隔筋 铝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铝合金,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窄隔筋铝合金。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腔体铝合金产品壁太厚气孔多。产品壁太厚气孔太多对信号接收效果有影响,反之壁太厚产品太重,相应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大。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1、现有的产品腔体的壁厚为:3mm,既浪费社会资源(有色金属),加大成本,产品重量偏重。
2、机加工时间长,产品加工后,容易产生气孔,对滤波器的信号调试,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窄隔筋铝合金,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减少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超薄窄隔筋铝合金,包括铝合金腔体和窄隔筋,所述的铝合金腔体内设置有窄隔筋,窄隔筋厚度为1mm。
根据上述的超薄窄隔筋铝合金,其中,所述的窄隔筋采用石墨电极。
本实用新型现有产品腔体里的筋位壁厚为:3mm,不但对社会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产品笨重,不利于运输,而且,机加工后的产品,气孔多,影响信号调试性能,还影响外观,所以现在把腔体里面的筋位壁厚改为1mm,并且,通过复杂的模具制造工艺:更换电极材料,改善CNC,EDM的加工工艺,压铸的调试,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
腔体铝合金的产品,特点肉越厚越容易产生气孔,肉越薄,气孔越少,所以,试着改变原来的产品结构,将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减薄,特别是里面的筋位,壁厚改为1mm,从作出的实际产品看,加工后,气孔减少了很多,减少了机加工工作量,以前同样大小的腔体,机加工需要1小时8分,现在,仅需要44分钟。并且,信号的通过率很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原来产品重量为:3.2KG,现在的产品重量为:2.14KG,便于运输,安装。
2),减少了加工时间,原来是1小时8分,现在44分钟加工完成。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超薄窄隔筋铝合金,包括铝合金腔体1和窄隔筋2,所述的铝合金腔体1内设置有窄隔筋2,窄隔筋2厚度为1mm。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窄隔筋2采用石墨电极。
以往使用铜电极材料重量比较重,在薄筋电极的加工上更容易变形,铜的密度是:8.9G/CM3,软化点在1000度左右,容易因受热而产生变形;优质石墨的密度是:2.09-2.23G/CM3,石墨的升华温度为3650度;热膨胀系数仅有铜的1/30。模具加工难以成型。现如今更换优质石墨材料,优点有如下三点:
a.加工速度更快:通常情况下,石墨的机械加工速度比铜快2~5倍;而放电加工速度比铜快2~3倍;
b.重量更轻:石墨的密度只有铜的1/5,大型电极进行放电加工时,能有效降低机床(edm)的负担;更适合于在大型模具上的应用。
c.放电消耗更小;由于火花油中也含有c原子,在放电加工时,高温导致火花油中的c
原子被分解出来,转而在石墨电极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补偿了石墨电极的损耗。
2)、优化加工程式,更换刀具,加工工艺参数的改进。根据产品的结构,模具加工难以成型,因此改进了模具加工工艺参数以及刀具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减少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永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天馈线接头防护盒
- 下一篇:扭波导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