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9740.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清;程序;李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疲劳 试验 专用 夹持 载荷 施加 装置 | ||
1.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施力装置和测力装置,所述的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在微动疲劳试验机的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安装一对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与测力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架、副支撑架、支撑臂和应力环,所述主支撑架、支撑臂和应力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副支撑架与主支撑架结构相同,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应力环直径两端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的连线垂直于支撑臂,支撑臂两端分别连接应力环和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均具有中心圆孔,并分别采用线切割分割成两半,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中心圆孔套在立柱上,并通过两个螺栓将所述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固定在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力装置包括套管、弹簧、螺栓、顶杆、第一固定螺母、称重传感器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螺栓连接在套管左侧,弹簧设置在套管内,顶杆的端部位于套管内侧,光杆段伸出套管与第一固定螺母接触,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的端部顶锥与微动桥接触;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称重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一体加工成型的圆管结构,具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结构,内螺纹用于连接固定螺栓并通过螺栓施加载荷;外螺纹端直径与应力环上通孔相配合,通过螺母将所述套管固定在应力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应力环的固定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套管外壁具有外台阶面,较小直径的外螺纹段伸入通孔内,并卡在台阶面处,采用一个螺母进行紧固;第二种,套管外壁没有台阶面,将套管的外螺纹端伸入通孔内后,通孔的两侧分别采用一个螺母,将所述套管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部分为直径不同的两段,较大直径段具有内螺纹,较小直径段内壁光滑,弹簧和顶杆的端部位于较大直径段,顶杆的光杆段位于较小直径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光杆螺栓结构,端部外径小于套管内较大直径段的直径,大于较小直径段的直径,光杆段直径小于套管内较小直径段直径,顶杆的光杆段伸出套管外侧,与第一固定螺母上顶槽接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端部设置有顶槽,顶槽孔径与顶杆的光杆段直径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端部设置有顶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选用马氏体型410不锈钢,并且将主支撑架厚度设计为20mm;套管选用304不锈钢;所述弹簧需要满足压缩量7~14mm之间,最大载重43~160Kg之间,最大接触应力13.2~49MP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7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移动约束的通过独立分量分析的源分离
- 下一篇:桌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