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794.1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勇;张廷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林火城 |
地址: | 5231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防火 绝热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防火绝热板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墙体物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行,节能型建筑物料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广泛重视。无机防火绝热板是以无机矿化原料、珍珠岩、植物纤维等天然物质为基材,采用热反应等特殊工艺及特殊配方制作而成,它具备隔热、保温、防火、防水、防腐、抗胀、抗缩、抗压等功能,是新一代高科技绿色环保节能物料。目前,无机防火绝热板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现有无机防火绝热板的生产主要是靠固定式的搅拌装置将水泥及其他原材料搅拌在一起,再添加其他添加剂,浇铸后将模型移开,凝固后形成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过程中,主要靠人工来完成,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劳动,而且混料过程中有人工预测混料,使得混合后的配合料很难达到预定要求,整个过程工作效率较低,达不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配料计量精度高并可配备多台搅拌装置同时浇注的用于生产无机防火绝热板的自动化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包括原料供应机构、提升机构、配料机构、搅拌机构及成型机构,所述原料供应机构与提升机构底端连接,配料机构与提升机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位于配料机构的下方并与配料机构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具及传送带,传送带位于搅拌机构下方,成型模具安装在传送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供应机构包括原料仓、螺旋输送机、混料仓及卸料斗,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及第二螺旋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位于原料仓底部的出口处,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混料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连接在所述混料仓的出料口,所述卸料斗连接第二螺旋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仓至少为两个,包括水泥仓及石膏仓,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其他原料供应机构,如砂石仓、添加剂仓等,每一种原材料采用一个原料仓装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仓顶部安装有用于清除加料时产生的灰尘的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仓内部设有料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仓内安装有配料秤。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斗提机架、提升料斗、传动机构、出料管道以及称重料斗,提升料斗设置在斗提机架内并与卸料斗的出料口位置对应,出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斗提机架的顶端连接,出料管道的出料端与称重料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斗提机架直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斗提机架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料斗包括斗体、配料秤以及气动翻板阀,所述配料秤设置在斗体内且位于斗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料斗的数量与所述斗提机架数量对应,使得每一斗提机架的物料可通过对应的称重料斗称重控制传送量。
进一步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混料室,混料室的进料口与称重料斗相连接,混料室内安装有混合机,所述混料室的底端连接有若干导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为无重力混合机。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入料仓、搅拌装置及配液箱,所述入料仓连接在混料室的出料底端,混料室的底端连接的若干导料管分别对应地伸入若干搅拌机构的入料仓,搅拌装置连接在入料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配液箱通过一水管与搅拌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仓内设有配料秤。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管上设有进料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料仓、称重料斗及入料仓内配置配料秤,以及在与搅拌装置相连的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实现高精度的配料计量,同时通过在混合机下方设置多台搅拌装置的方法,实现了多台搅拌装置同时自动受料、搅拌、浇注,人工花费少,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搅拌机构及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无机防火绝热板生产线进行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极压电传感器芯片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