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一体化隔油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441.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脉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鲍梦熊 |
地址: | 21116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一体化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隔油处理装置,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中不乏含油脂污水,油污水的直接排放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现有除污隔油技术虽种类繁多,但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现阶段行业当中,有部分企业也在生产隔油器,但都是把混凝土或者砖砌的传统工艺改成不锈钢板生产,但还是治标不治本。同样会出现隔油率低,无除渣功能,有异味,影响环境。国外的技术隔油率高,带除渣功能(用破碎机把渣物打碎),密封效果好,无异味,不影响环境,但价格高。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油水分离彻底且可长期稳定使用的高效隔油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隔油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实现智能化除渣隔油,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一体化隔油提升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单向止回阀、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一排水泵、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单向止回阀、储水箱和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水单向止回阀、第二进水管、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第二排水泵、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单向止回阀和油水分离装置;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锥形浮油暂存区和用于将锥形浮油暂存区内的浮油排出的排油管,所述锥形浮油暂存区由油水分离箱的顶面向外凸起而形成,锥形浮油暂存区的顶角处与排油管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隔渣栏和多向进出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前端面、箱体本体和后端面;箱体的前端面设有进出水口,后端面和内置排水管连通;所述箱体的侧面并且靠近内置排水管出口的位置设有油污出水管;所述隔渣栏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并且靠近进出水口;当废水从进出水口流进箱体时,废水中的固体杂物被隔离在隔渣栏内;所述多向进出水阀转动安装在箱体内壁并且位于油污出水管和内置排水管出 口之间;该多向进出水阀由左阻隔片和右阻隔片组成,左阻隔片和右阻隔片各自通过一根弯曲成钝角的摆臂转动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两个摆臂之间固定连接;该多向进出水阀在自然状态下受重力作用偏向内置排水管出口;当废水从进出水口流进箱体时,在废水的冲击力、压力和多向进出水阀自身的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右阻隔片关闭内置排水管出口同时左阻隔片没有关闭油污出水管,从而使得废水通过油污出水管流出箱体;当经处理的废水由内置排水管流入箱体时,右阻隔片被废水冲开,使内置排水管与箱体连通同时左阻隔片关闭油污出水管,从而使得废水从进出水口排出;
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设置在油水分离箱内,第一排水泵设置在储水箱内,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一排水泵通过第一内置排水管连通;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水管和进水口相连通,通过第一排水管和出水口相连通;第一进水单向止回阀安装在第一进水管上,第一排水单向止回阀安装在第一排水管上;
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设置在油水分离箱内,第二排水泵设置在储水箱内,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排水泵通过第二内置排水管连通;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和进水口相连通,通过第二排水管和出水口相连通;
液压导流管下端伸入油水分离箱内并且靠近油水分离箱底部,上端分别与引流管和回流管连接,引流管和储水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器和安装在油水分离装置内的电加热恒温装置;所述电加热恒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储水箱内的高位报警浮球;所述高位报警浮球由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回流管的中部上方的通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锥形浮油暂存区中部的观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进水口处的应急进水管道,应急进水管道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油水分离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油水分离箱和储水箱底部外面的手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排油管的一端的储油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回流管与液压导流管的连接口下边缘高于引流管和液压导流管的连接口下边缘,但低于引流管和液压导流管的连接口上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脉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脉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