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宽温度范围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576.4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晗舟;吴桐;张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前沿新锐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02 | 分类号: | H02K1/02;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范围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具体涉及可适应恶劣环境的永磁电机,诸如用在航天器中的极宽温度范围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高速电机例如永磁电机广泛用于许多应用诸如离心式压缩机的驱动器等,且也是透平逆向布莱顿循环低温制冷机(RTBC)的关键组件。永磁电机,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由于没有在转子中的励磁功率损耗,并且在转子和定子中具有低涡流损耗,故而能够提供比其它类型的超高速电机更高的效率。在恶劣环境例如在航天器中使用的永磁电机,通常既要求能够在低温温度(cryogenic temperature)下运行,又要求能够承受高温。因此,需要可适应上述恶劣环境的永磁电机。
图1概略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永磁电机100的结构。在图1的永磁电机100的结构中,以同心方式从外向内依次布置有定子102、转子轴套104、转子永磁体106、转子软磁材料部分108和转子轴110。在轴套104和定子102之间设有气隙112。在永磁电机100中,转子轴套104可以是钛管。成对(在图1中是四对)摆设在转子外围的转子永磁体106拼成一个圆环状永磁体,该圆环状永磁体与转子轴套104同心。转子106采用NdFeB材料,使得永磁电机100的工作温度范围较窄,仅可在150℃以下工作。鉴于航天器往往会面临各种极端的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非常宽,故而现有技术的永磁电机由于从一块永磁体到另一块永磁体的热传导不够均匀而尚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在恶劣环境例如在航天器中使用的永磁电机,通常既要求能够在低温温度下运行,又要求能够承受高温。鉴于航天器往往会面临各种极端的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非常宽,故而现有技术的永磁电机由于从一 块永磁体到另一块永磁体的热传导不够均匀而尚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以同心方式从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定子、转子永磁体、转子软磁材料部分和转子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永磁体是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的整体式永磁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定子由Hiper Co50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转子永磁体由SnCo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定子中采用以陶瓷绝缘材料作为外包装的耐高温导线绕成绕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转子永磁体中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4个磁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转子永磁体中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6个磁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转子永磁体中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8个磁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转子永磁体中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12个磁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的工作温度范围远比现有的永磁电机更宽,且使用通过分块整体充磁形成的整体式永磁体来代替由多块永磁材料封装在转子轴套之内的结构,省去了转子轴套从而简化了转子结构,增加了结构稳定性,从而热传导更为均匀,能够比现有技术的永磁电机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例如在航天器中的温度变化范围极宽的环境。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可更为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部分。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永磁电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永磁电机2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概略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永磁电机200的结构。在图2的结构中,以同心方式从外向内依次布置有定子202、转 子永磁体206、转子软磁材料部分208和转子轴210。在转子永磁体206和定子202之间设有气隙212。
定子202由Hiper Co50材料制成,其工作温度可高达1200℃。转子永磁体206由SnCo材料制成,使得转子的工作温度可高达350℃。由此,使得永磁电机200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从-60℃到300℃,远比现有技术中的永磁电机例如图1所示的电机100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宽。在定子202中还可以采用耐高温导线(诸如采用以陶瓷绝缘材料作为外包装的耐高温导线)绕成绕组(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前沿新锐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前沿新锐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型绿色环保印刷油墨
- 下一篇:一种跑车轮毂的底层涂料的连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