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滚阻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6696.6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0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滚阻 摩托车 充气 轮胎 花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用充气轮胎,特别是指一种低滚阻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效、节能、节约成本逐渐成为组车厂主要考虑的因素,目前组车厂整车车辆燃费因法规变更已有提出降低燃费问题。为了提高燃油效率而关注减小滚动阻力的摩托车用轮胎,以往摩托车用轮胎,为提高滚动阻力性能,在胎面中央接地区域配置高硬度的橡胶来抑制胎面部发热和能量损失,如此设置无法充分发挥抓地力,易降低操纵稳定性的问题,另由于过渡的抑制胎面胶弯曲变形,易导致乘车舒适性变差。基于以上问题,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轮胎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提高滚动阻力性能和排水性能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过弯侧滑和偏磨耗现象的低滚阻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滚阻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分为中心区域和两个胎肩区域,该胎面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个花纹单元,其中:各花纹单元包括以胎面中心为对称且交错设置的一条倾斜主沟和一条倾斜副沟,其中倾斜主沟的内端是跨过中心区域,但不横跨胎面中心,而外端是延伸至胎肩;倾斜副沟是位于倾斜主沟的下方且设置在胎肩区域,其内端是连接在倾斜主沟上,外端是延伸至胎肩;倾斜主沟与倾斜副沟之间形成第一胎肩花纹块,而相邻花纹单元之间形成第二胎肩花纹块。
所述各花纹单元的胎面中心区域中以胎面中心为对称且交错的设置有两折线细沟槽,即此折线细沟槽是设置在相邻的两倾斜主沟之间。
所述折线细沟槽的内端边缘和花纹主沟的内端边缘与胎面中心线平行,同时折线沟槽的内半段边缘与花纹主沟靠胎面内侧边缘平行,外半段边缘与花纹副沟靠胎面内侧边缘平行,折线沟槽的外端边缘与花纹主沟靠外侧边缘平行。
所述折线细沟槽的内端边缘和花纹主沟的内端边缘与胎面中心线的间距设置为3~15mm。
所述折线沟槽的内端和外端均形成一锐角,且锐角角度设置为10°~45°。
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上增加有钻石花纹。
所述钻石花纹为直角三角锥体;所述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与轮胎轴向形成有25°~50°的夹角,各直角三角锥体钻石花纹并排设置,其短直角边形成一倾斜直线延伸至胎肩。
所述钻石花纹的高度高于胎面。
所述钻石花纹的高度高于胎面,且高出钻石花纹高度的一半。
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为胎面宽度的55%。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低滚阻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优化设计,轮胎胎面分为中心区域和胎肩区域,其胎面由一条倾斜主沟和一条倾斜副沟相互连接而成后形成一花纹沟组将其分割成第一胎肩花纹块与第二胎肩花纹块,花纹沟组中的倾斜主沟不横跨胎面中心,倾斜副沟不横跨中心区域,胎面花纹左右交错设计,如此设置可提高轮胎的滚动阻力性能和排水性能。
另外,在两个花纹沟组之间靠胎面中心处增加折线细沟槽,折线细沟槽的内端边缘和花纹主沟的内端边缘与胎面中心线平行并保留一定的间距,可确保轮胎直进性,提高其滚动阻力性能;同时折线沟槽的内半段边缘与花纹主沟靠内侧边缘平行,后半段边缘与花纹副沟靠内侧边缘平行,折线沟槽的外端边缘与花纹主沟靠外侧边缘平行,折线沟槽的内端和外端均采用锐角设置,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能与提升排水性能。
再者,在第一胎肩花纹块上增加的直角三角锥体钻石花纹,且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与轮胎轴向形成一定的角度,各直角三角锥体钻石花纹并排设置,使其短直角边形成一直线至胎肩从而进一步提高轮胎过弯抗侧滑性能和排水性能;同时钻石花纹的高度设置高于胎面防止胎面中心区域和胎肩区域之间出现偏磨耗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断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花纹主架构平面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花纹平面展开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钻石花纹的立体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钻石花纹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