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声烟热三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886.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樊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龙海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6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声烟热三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消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声烟热三消器。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源之一,汽车发动机在排气时噪声很大,因此必须加装消声设备,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环境的烟尘气体,而汽车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热量,因此,如要消除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必须想办法消除噪声污染、烟尘气体污染及降低汽车尾气中的热量,现有的汽车中能够消除汽车的噪声污染,也能够消除部分烟尘气体污染,但是却没有专门针对汽车尾气中的热量进行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声烟热三消器,它是将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通入水中,在水中尾气冷却消声,同时尾气中含有的部分有害气体溶于水中,从而达到对汽车尾气进行降温消声及去除有害气体的目的,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声烟热三消器,其中:包括净化水箱、净化进气管、净化出气管、尾气管壳体及尾气管,所述的净化水箱与尾气管壳体连接,净化水箱内底部设置有净化进气管,净化进气管设置在净化水箱的液面之下,净化进气管连接汽车发动机出气口,净化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净化出气管前半段设置在净化水箱内,后半段设置在尾气管壳体内,净化水箱内的净化出气管设置在净化水箱的液面之上,净化出气管设置在净化水箱内的部分为进气管,净化出气管设置在尾气管壳体内的部分为出气管,所述的尾气管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尾气管壳体分割成多个相互隔绝的空间,尾气管连通多个相邻的空间,尾气管上设置有气孔。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水箱通过水泵连接散热器的进水口,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净化水箱。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水箱通过管道与补水箱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补水阀,所述的净化水箱内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控制补水阀的启闭。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阀。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进气管在净化水箱内分为两路管路。
进一步,所述的净化水箱内设置有圆弧形的缓冲圈,所述的缓冲圈罩在净化进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将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通入水中,在水中尾气冷却消声,同时尾气中含有的部分有害气体溶于水中,从而达到对汽车尾气进行降温消声及去除有害气体的目的,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将汽车尾气冷却,降低尾气热量,减少汽车向大气排放热量,同时能够消除汽车噪声污染及烟尘气体污染,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汽车声烟热三消器,包括净化水箱1、净化进气管2、净化出气管9、尾气管壳体5及尾气管11,净化水箱1通过水泵4连接散热器10的进水口,散热器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净化水箱1。净化水箱1通过管道与补水箱8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补水阀7,所述的净化水箱1内设置有浮球阀6,浮球阀6控制补水阀7的启闭。净化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阀3。
所述的净化水箱1与尾气管壳体5连接,净化水箱1内底部设置有净化进气管2,净化进气管2设置在净化水箱1的液面之下,净化进气管2连接汽车发动机出气口,净化进气管2上设置有进气口,净化进气管2在净化水箱1内分为两路管路。净化水箱1内设置有圆弧形的缓冲圈13,所述的缓冲圈13罩在净化进气管2上。
所述的净化出气管9前半段设置在净化水箱1内,后半段设置在尾气管壳体5内,净化水箱1内的净化出气管9设置在净化水箱1的液面之上,净化出气管9设置在净化水箱1内的部分为进气管,净化出气管9设置在尾气管壳体5内的部分为出气管,所述的尾气管壳体5内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将尾气管壳体5分割成多个相互隔绝的空间,尾气管11连通多个相邻的空间,尾气管11上设置有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龙海,未经樊龙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和云端识别的汽车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停车场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