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606.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兵;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造 引导 支架 冒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
背景技术
引导轮支架是工程机械中用于支撑引导轮的重要零件,现有的引导轮支架通常是通过铸造工艺制成引导轮支架的毛坯,再通过精加工完成引导轮支架的制造,由于引导轮支架上设有一“L”型的折弯部,因此在铸造时该折弯部容易出现大面积额的疏松,导致引导轮支架质量差、废品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铸造时通常会使用冒口补偿收缩,但是冒口高度太低会影响补缩效果,太高又可能引起内浇道过热,直径较大的冒口,冒口高度取下值,但冒口直径不宜过大,否则铸件靠冒口处容易产生缩松,因此冒口的设计对铸造引导轮支架毛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最有利于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所述冒口连接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砂铸模具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包括底部、侧壁和顶壁,该冒口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其底部与顶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该冒口底部横截面的边长为140-145mm、顶壁横截面的边长比底部截面的边长大28-32mm,冒口侧壁的壁厚为13-18mm、且该侧壁高度为200-210mm。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侧壁的壁厚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侧壁的高度为205mm。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外部设有保温涂层。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采用独特的结构,通过该冒口铸造的引导轮支架,能避免引导轮折弯部出现大面积疏松,提高引导轮毛坯的出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1,所述冒口连接于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砂铸模具2上方,冒口1包括底部11、侧壁12和顶壁13,该冒口1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其底部11与顶壁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该冒口底部11横截面的边长为141mm、顶壁13横截面的边长比底部11截面的边长大30mm为171mm,冒口侧壁12的壁厚为15mm、且该侧壁12高度为205mm。冒口1侧壁12外部设有保温涂层。通过该冒口铸造的引导轮支架2,能避免引导轮折弯部21出现大面积疏松,提高引导轮毛坯的出品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砌筑标高测量用塔尺稳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