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除冰车的吸水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280.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选仓;胡涛;周平;王磊;蔡良才;厡驰;代明东;旷晓云;马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5/12 | 分类号: | E01H5/12;E01H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冰车 吸水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波除冰车的吸水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道路上使用的微波除冰技术是利用微波辐射,将路面积雪融化从而降低积雪对路面使用的影响。现有的微波除冰车能够很好的将积雪融化成液态的水,但是将水从路面上清除的效果不佳。路面积水过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降低,容易导致路面被冰膜覆盖,对行车安全极为有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路面上的积水除去的车载装置,保证路面除冰雪后不会被冰膜覆盖。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波除冰车的吸水烘干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吸水单元:
所述的吸水单元包括圆柱状海绵和滚轴,所述的滚轴从圆柱状海绵的一个端面的圆心处轴向穿过该圆柱状海绵;
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侧板,该侧板为弧状板,在侧板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远红外加热线圈;侧板对称设置两个,且在两个侧板的顶端留有间隙;在每个侧板下端的内侧对称固结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为带有斜面的长方体板;在两个侧板的端面设置有顶板,该顶板与两个侧板的端面和两个底板的端面连接;在顶板上还开设有穿过顶板的轴孔;在两个侧板顶端的间隙上设置有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的吸水单元安装在加热单元中,且吸水单元中的滚轴从加热单元中顶板上的轴孔中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采用气体收集板,气体收集板为空心的直角板,在气体收集板中均匀分布有导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侧板和底板的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不同于传统除冰车,基于在开放的路面环境中加热积水试图将其烘干的技术路线,而是将积水吸收,转移到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当中,进行集中加热烘干;不同于传统除冰车,利用吹热风进行干燥,而是利用远红外辐射,使用与水的固有频率相接近的远红外线照射,可以使水迅速升温气化,同时不会导致周围介质温度过高。该装置具有烘干效果好、速度快,能耗低的特点,并且构造简单,可以方便的加装到已有的微波除冰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水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代表:1—顶板,2—轴孔,3—底板,4—侧板,5—间隙,6—滚轴,7—圆柱状海绵,8—远红外加热线圈,9—气体收集板,10—导气管;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3所示,一种微波除冰车的吸水烘干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吸水单元:
所述的吸水单元包括圆柱状海绵7和滚轴6,所述的滚轴6从圆柱状海绵7的一个端面的圆心处轴向穿过该圆柱状海绵7;
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侧板4,该侧板4为弧状板,在侧板4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远红外加热线圈8;侧板4对称设置两个,且在两个侧板4的顶端留有间隙5;在每个侧板4下端的内侧对称固结有底板3,所述的底板3为带有斜面的长方体板;在两个侧板4的端面设置有顶板1,该顶板1与两个侧板4的端面和两个底板3的端面连接;在顶板1上还开设有穿过顶板1的轴孔2;在两个侧板4顶端的间隙5上设置有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的吸水单元安装在加热单元中,且吸水单元中的滚轴6从加热单元中顶板1上的轴孔2中穿出。
本装置中,侧板4和底板3均设置一对,由顶板1连接起来,使加热单元的主体结构类似于空心的半圆柱状;其中侧板4可以看成是从圆柱筒上截取的一部分,侧板4对称设置两个,使侧板4、底板3和顶板1构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在侧板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线圈8,见图4;底板3为带有斜面的长方体板,如图6所示,底板3上的斜面与吸水单元中的圆柱状海绵7接触,使吸水单元与加热单元能更好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层减振减噪浮动地板
- 下一篇:针织机回针三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