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集中敞开式通风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960.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喜;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8 | 分类号: | H02K9/0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贯流式 水轮发电机 集中 敞开 通风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应于中、小容量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集中敞开式通风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通风冷却系统一般采用分散封闭的方式冷却,即在定子上游测圆周方向分布数台风机将冷风从转子支架内侧压入定子下游侧,然后从定、转子间隙回到定子上游测,过程中将机组的定、转子发热带走,冷风变为热风,再进入空冷器,使热风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热风再变为冷风,然后再通过密闭的导风筒进入风机,形成循环。一般一台风机对应一台空冷器,通过导风筒连接,进行密闭循环。该冷却方式,由于导风筒与空冷器都需要装置于定子上游测的前机架上,而且还需导风筒的连接,加上冷却水管的布置,要布置下全套设备,对机组的内部空间需求较大,一般机座号较小的机组,布置该套设备后,泡头内将没有进人空间,甚至根本布置不下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生产维护经济和运行安全可靠特点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集中敞开式通风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集中敞开式通风冷却系统,它的泡头部分设有将泡头分割成冷风腔和热风腔的泡头顶法兰;在定子机座的前机架部分设有将前机架分割出冷热风通道的前挡风板、后冷风挡风板和后热风挡风板;在定子机座内部设有将定子机座内部分割出冷风腔和热风腔的立挡风板和转子支架。
在泡头顶法兰上装有空冷器。
在泡头部分的冷风腔内装有轴流风机。
在泡头部分内设有分割出热风通道的泡头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空冷器、风机分别集中统一布置,并且布置到泡头内部的边上,有效的优化了泡头内部空间,取消了连接空冷器和风机的导风筒,进一步增大了泡头内部空间;将机组的冷风和热风分别进行综合汇总,使机组的冷却效果更均匀合理,使小型化的贯流机组泡头内部空间增大,满足工作人员进入机组内部和在内部进行检修维护的基本空间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生产维护经济和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冷器、2-风机、3-前挡风板、4-立挡风板、5-后冷风挡风板、6-后热风挡风板、7-泡头踏板、8-泡头顶法兰、9-泡头、10-定子机座、11-转子支架、12-前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集中敞开式通风冷却系统,采用集中敞开式的冷却方式,将空冷器1集中布置在泡头顶法兰8上(一般为2台或3台空冷器1);在泡头部分,通过泡头顶法兰8将泡头9分割成冷风腔和热风腔,在冷风腔装设轴流风机2(一般为2台),通过风机2强迫通风冷却;同时,再用泡头踏板7分割出热风通道;在定子机座10的前机架12部分12设有前挡风板3、后冷风挡风板5和后热风挡风板6,将前机架12分割出冷热风通道;定子机座10内部通过立挡风板4和转子支架11将定子机座10内部分割出冷风腔和热风腔;从而形成完善的冷、热风通道,保证风路的通畅,避免串风现象发生。
冷风路径:泡头内冷风腔内的冷风经过风机的作用,通过定子机座前机架的冷风通道(通过设置前挡风板和后冷风挡风板形成,具体为前机架方格上部分的外部空间)进入定子机座内部的冷风腔(通过立挡风板将机座上游侧内部空间分割成冷风和热风两个腔,冷风腔为立挡风板外至机座内壁范围),然后分别从定子铁心的轴向通风孔、定转子气隙、转子磁极间的间隙通过到达机座的下游侧,期间完成热交换,将定、转子发出的热量带走,冷风变成热风。
热风路径:定子机座下游侧热风腔内的热风,因为座环和轴承支架的阻挡,只能从转子支架幅板的通风孔回到机座上游侧的热风腔(由立挡风板分割形成,热风腔为立挡风板内至集电环罩外范围),然后再通过前机架冷风通道(具体为前机架方格下部分的内部空间)来到泡头的热风通道(由泡头踏板分割出),再经过泡头顶法兰进入泡头顶热风腔,再经过空冷器的进行气、水热交换,重新变为冷风,完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循环通道为敞开式的,通过腔与道结合形成,甚至在机组运行时,人也是可以进入泡头内部进行巡查维护的,不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行维护造成影响;当泡头进人筒上的进人筒盖盖上时,该系统又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没有热交换能量的浪费,所以该系统是安全而可靠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环保节能型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