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309.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强;赵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皇城相府中道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组装 大功率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其属于电池装置类。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与人们的生活的相关性越来越密不可分,电力的输送,主要是通过电力线进行的,尽管现今电力输送的覆盖区域已很大,但仍还是存在电力线不能达到的区域,同时,也有一些应用由于其特点而决定了不可能采用线路供电,比如动力汽车,在此背景下,大功率可充电电池的应用在近年来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容量大的特点,近年来一些大功率充电电池普遍采用单体锂电芯串并联形成,在现有技术中,单体电芯通过联接实现的串、并联基本上都是以全镍片或者全铜片连接并复加捆绑式固定,这样的应用模式一方面散热性能不好,同时这样的结构在持续震荡中容易散架,导致镍片(或者铜片)断裂,特别是在大电流应用的情况下,起连接作用的镍片要有相当的厚度,较厚的镍片在与电芯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联接时容易过热而击穿电芯,同时镍片属于贵金属,成本高,使用较厚的镍片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而使用铜片进行联接,虽然韧性和导电性都好,但其与电芯的可焊接性不好,联接不可靠,在震动环境下极易脱落,再者铜片与电芯焊联接需要做专门夹具固定,工序上十分麻烦,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包括若干个单体电芯和电连接片,各单体电芯通过电连接片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芯框架,所述单体电芯被限定在所述电芯框架中,且相互间隔排列,所述电芯框架包括与分别与单体电芯两端头部对应的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电芯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电连接片覆盖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并与单体电芯相应侧的电输出部形成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连接片由镍板和铜板焊联接复合而成,所述铜板以及镍板上与电芯框架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电连操作孔,所述镍板上每一与所述电连操作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外凸的电芯焊接位,所述电芯焊接位与单体电芯的电输出部焊联接。
作为优优,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围绕所述通孔限定出一与所述单体电芯外周形状相适应的凸柱围区。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电连接片的侧边部延伸出一外连板。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通过一电芯框架来限定和约束各单体电芯,相对现有技术,极大提高了电池组的抗震性和稳固性,有效避免了在震动中焊点的脱落。再者所述电连接片采用了由镍板和铜板焊联接形成的复合结构,即解决了电连接片的强度问题,又解决了电连接片与单体电芯的焊联接问题,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还可以多个叠加形成更大功率的电池装置,综上所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结构及应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的电芯框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的电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
1为电芯框架;
101为上框架;
102为下框架;
103为上面板;
104为下面板;
105为凸柱;
106为凸柱围区;
107为通孔;
2为单体电芯;
3为电连接片;
301为镍板;
302为铜板;
303为电连操作孔;
304为电芯焊接位;
305为外连板;
4为电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由单体电芯组装而成的大功率电池装置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皇城相府中道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皇城相府中道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