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置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935.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波;赵千元;杨晶;李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是多自由度的振动体,并受到各种振源的作用而发生振动。发动机就是主要振源之一,发动机是通过悬置装置安装在车架上的。悬置装置既是弹性装置,更是减振装置,其特性直接关系到发动机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并影响整车的振动与噪声。因此,发动机的悬置装置对于汽车是十分重要的,发动机的悬置设计也就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
现有的发动机悬置一般是采用三点式安装方式。现有悬置支架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的安装构件,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一个安装构件,在现有悬置支架上单独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产品组装时,需在夹具上单独设计一个定位销,以实现第三点定位之目的。
现有悬置支架存在的缺点或者问题是,在产品组装的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夹具进行非常复杂的设计来满足定位的可靠性,精度难以保证,并且不同的产品要求不同的夹具,增加了夹具的提供成本,从而提高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置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单独设计定位点,对夹具要求高,需单独设计定位销而增加生产成本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置支架,至少包括下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其中,所述下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子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二子壳体横向截面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子壳体横向截面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子壳体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壳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相匹配的外翻部,所述外翻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子壳体经翻边工艺处理与所述外翻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壳体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数目为二,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元件,所述安装元件上设置有安装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下壳体上的所述第二子壳体上开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上壳体上的所述外翻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部,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身定位,不需要单独设置定位点,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对夹具的精度等要求也相对较低,并且增加了夹具的适应性,从而节约了生产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等。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下壳体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上壳体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下壳体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支架的上壳体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下壳体
11 第一子壳体
12 第二子壳体
121 定位槽
13 安装座
2 上壳体
21 外翻部
211 定位部
22 安装元件
221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引导标的石油管道切割带
- 下一篇:一种眼科自排序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