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地间隔棒用的四分裂子导线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865.9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任欢;魏建林;陈瑞;张宇鹏;杨晓辉;宋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分裂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相地间隔棒用的子导线间隔棒。
背景技术
分裂导线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电能的输送,间隔棒作为分裂导线的附属金具,主要用于防止子导线之间互相串动、抑制微风振动及抑制次档距振荡,间隔棒的正常使用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但是由于线路导线在自然条件下受到风力等作用,容易发生导线间串动(舞动、微风振动等)、扭动,造成绝缘子和间隔棒的损坏,为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不断出现子间隔棒疲劳断裂的事故,主要原因是子间隔棒受到风力对其的拉伸载荷作用,其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金具的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地间隔棒用的四分裂子导线间隔棒,使力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子间隔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相地间隔棒用的四分裂子导线间隔棒,包括呈矩形的子间隔棒本体框架,子间隔棒本体框架的四角各连接有一个线夹,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十字架形状,支架包括横杆以及与横杆中部一体连接的竖杆,竖杆的长度大于横杆,所述横杆左右两端端部、竖杆的顶端以及竖杆的中部连接在子间隔棒本体框架上,所述竖杆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的球窝;支架与子间隔棒本体框架的连接处位于相邻的线夹之间。
相邻线夹之间的子间隔棒本体框架上设有一个孔,所述支架通过螺栓穿过该孔连接在子间隔棒本体框架上。
所述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包括子间隔棒本体和支架以及支架端部设置的用于和相地间隔棒相连的球窝。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子间隔棒在风力的作用下受力不均,容易造成金具疲劳断裂的问题,能够按照子间隔棒的工作特点,使力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子间隔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首先,为相地间隔棒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连接创造了条件;
其次,目前一般相间子间隔棒的支架在子间隔棒本体框架的一侧,这样风力在子间隔棒上受力不均,容易造成子间隔棒或者连接体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四分裂导线子间隔棒呈“十”字行,使子间隔棒在风力作用下受力更为均匀;
第三,球窝的设置为相地间隔棒在扭转力作用下增加了子间隔棒和相地间隔棒的相对旋转,大大减少了扭转力对“子间隔棒—相地间隔棒”连接体的破坏作用,增加了金具的寿命周期;
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功能齐全、设计新颖,大大节省了工艺流程,节约了资金及工业资源,比同类产品的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分裂子导线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四分裂(通常为典型的500kV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的高压输电线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子间隔棒本体框架2和支架4,子间隔棒本体框架2的形状为正方形,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线夹1,相邻两个线夹1的子间隔棒本体框架2上设有一个螺栓孔6,共四个螺栓孔6,呈“十”字形布置。支架4呈十字架形,支架4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3连接在子间隔棒本体框架2上。支架4包括横杆7以及一体连接的竖杆8,竖杆8的长度大于横杆7。竖杆8的下端端部为球窝5,一方面用于和相地间隔棒相连,一方面可消减空间z方向的扭力,“子间隔棒—相地间隔棒”连接体受到z方向的扭转力时,在球窝内的旋转可以缓冲扭力对相地间隔棒及子间隔棒的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支架4在本体框架2中间形成了一个“十”字,可以均匀x,y方向上的力,使之减少对子间隔棒本体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井盖板防漏水密封条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穿筋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