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污水处理厂沉淀储水发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663.4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红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污水处理 沉淀 储水 发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特别是一种利用污水处理厂沉淀储水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满足社会进步而逐渐增多的耗电量,许多国家不断投入巨资大规模地兴建以火电、天然气、核电为主的大型发电厂,这种传统的发电厂通常以煤、油、气为主要发电原料,它们排出的废气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污染和破坏。
我国长期以来,大量的城市污水直接流入河流或湖泊中,不但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而且还造成了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以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现虽有利用处理厂储水进行发电的设备,但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用效果差,并未有实际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对污水进行处理,实现城市污水再利用,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污水处理厂沉淀储水发电设备,可有效解决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储水进行发电,实现污水再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污水处理池、水泵、升压水箱、涡轮机和发电机,污水处理池上部有污水进水管,污水处理池的第一出水管经第一水泵与升压水箱相连,升压水箱出水口经斜向的第二出水管与涡轮机进水口相连,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涡轮机置于接水槽上面,接水槽经回水管及回水管上的第二水泵与污水处理池的回水口相连通,升压水箱置于高大于30米的支架顶部,与倾斜状的第二出水管构成涡轮机叶轮的水冲击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安装使用,可有效利用污水厂的储水发电,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污水处理池部分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污水处理池、水泵、升压水箱、涡轮机和发电机,污水处理池上部有污水进水管1a,污水处理池的第一出水管3经第一水泵2与升压水箱4相连,升压水箱4出水口经斜向的第二出水管6与涡轮机8进水口相连,涡轮机8与发电机9相连,涡轮机置于接水槽11上面,接水槽经回水管12及回水管12上的第二水泵7与污水处理池的回水口1b相连通,升压水箱4置于高大于30米的支架5顶部,与倾斜状的第二出水管6构成涡轮机叶轮的水冲击结构。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是由池体1和池体内横向装的过滤器(或污水处理装置)2构成,池体下部有排污水15,池体上部有连接回水管12的回水口1b,池体下部侧面上连接第一出水管3的出水口(图中未标示);所述的污水处理池与第二水泵7之间的回水管道上装有第一阀门13;所述的第二出水管6上装有第二阀门16;所述的涡轮机8和电机9的转动传经联轴器10连接在一起,构成发电机的动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污水(城市废水)由污水进水管进入污水处理池,经过滤器或污水处理装置(均为常规现有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后,经第一抽水泵抽入升压水箱内,升压水箱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势能(落差)冲击涡轮机的叶轮,使涡轮机轴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而经过涡轮机的水落入接水槽,再经第二水泵抽回污水处理池,或在接水槽装出水管(图中未画出),发电后的水用于清洁卫生,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由上述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储水发电装置,能使污水再利用,借助增压势能泵将污水池内的水,提升至水塔池内,形成落差,带动机械进而转化成电能,以减少有价能源的潲消耗。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压势能泵的抬水口与水塔池内上端相通,增压势能泵的进水口与污水沉淀储水池相通,增压水管上端通过阀门相通水塔池内底部,增压水管下端相通涡轮机,涡轮机出水口相通污水沉淀储水池,水塔池高于污水沉淀储水池,水塔池位于支架上,污水沉淀储水池上端一侧设有池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使污水再利用,以源源不断储存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储水池内的落差势能水为动力,借助增压势能泵将污水池内的水,提升至水塔池内,形成落差,为驱动涡轮机发电提供动力,以减少有价能源的消耗。且结构合理,占用面积小,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红,未经刘建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节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旋帽式石材挂架的新型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