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626.3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慧;李宏伟;钟浩;王桂亭;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通信 光缆 导体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体线芯的加工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同步进行导体线芯的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
背景技术:
纵向防水密封就是在电缆的断面受到水压、气压作用时,阻止水、气在其内部沿轴向流动;横向防水密封就是当电缆受到水压作用时,水不会沿着径向穿过电缆护套进入电缆内部。
众所周知:电缆导体是由圆柱体单线相切绞合而成,单线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空隙,导体与绝缘之间也存在有间隙。当电缆横断面受到较大压力时,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水气就会沿着它们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对电缆的安全性能产生极其危险的影响。现有防水技术是导体间填充防水纱、防水粉和防水膏等物质,能起到一定的阻水作用;但在较大压力下,其气密性不能满足要求。
所有的高分子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水性,特别是在较大的水压情况下透水性尤为严重,单用高分子材料作为防护层,在高压下不能起到有效防水效果,水分会透通护套层进入电缆内部,对电缆的安全性能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同步进行,使所加工生产出来的导体线芯具有纵向和横向密封防水性能,满足较高水压下密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包括中心放线盘和收线盘,所述中心放线盘和收线盘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段绞笼、第一加胶装置、第一并线模具、第二段绞笼、第二加胶装置、第二并线模具、捋胶器、固化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中心放线盘与第一加胶装置之间、第一并线模具与第二加胶装置之间均通过中心单线连接;从固化装置中出来的绞合导体线芯通过牵引装置缠绕在收线盘上。
所述第一加胶装置上端设置有第一注胶装置;所述第二加胶装置上端设置有第二注胶装置。
所述第一段绞笼、第一加胶装置和第一并线模具为并列结构,同步进行导体的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
所述第二段绞笼、第二加胶装置和第二并线模具为并列结构,同步进行导体的第二道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该加工系统的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同步进行,使所加工生产出来的导体线芯具有纵向和横向密封防水性能,满足较高水压下密封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涂胶过程与绞合过程同时进行,并有一定压力,使导体在加工过程中形成致密结构,加工出来的导体线芯整齐圆整,实现了导体端部在3.5MPa、3m状况下保持2h不漏水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缆在断面受到水压时、水不会在其内部沿轴向流动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当电缆受到横向水压时、水不会沿径向穿过电缆护套进入其内部的技术问题,极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电力通信光缆导体线芯加工系统,包括中心放线盘1和收线盘11,所述中心放线盘1和收线盘11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段绞笼3、第一加胶装置4-1、第一并线模具5-1、第二段绞笼6、第二加胶装置4-2、第二并线模具5-2、捋胶器7、固化装置8和牵引装置10;所述中心放线盘1与第一加胶装置4-1之间、第一并线模具5-1与第二加胶装置4-2之间均通过中心单线2连接;从固化装置8中出来的绞合导体线芯9通过牵引装置10缠绕在收线盘11上,在第一加胶装置4-1上端设置有第一注胶装置12,在第二加胶装置4-2上端设置有第二注胶装置13。
其中:第一段绞笼3、第一加胶装置4-1和第一并线模具5-1为并列结构,同步进行导体的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第二段绞笼6、第二加胶装置4-2和第二并线模具5-2为并列结构,同步进行导体的第二道绞制、涂胶和紧压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烧火山灰发泡吸音板
- 下一篇:叠加横向旋转静磁场的电磁悬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