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搅拌功能的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7979.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应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丰旅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瞿浩明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搅拌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自搅拌功能的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奶锅、汤锅等锅具,在加热锅内液体时,有时会出现暴沸现象,对使用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还会出现锅内液体向外溢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搅拌功能的锅具,其通过搅拌来有效防止暴沸现象的发生且能防止锅内液体溢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搅拌功能的锅具,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侧壁上形成多条纵向设置的螺旋状凸筋,所有的螺旋状凸筋均朝同一方向弯曲。
螺旋状凸筋外侧面作用:使锅内液体上升并产生旋转,起到搅拌功能;螺旋状凸筋内侧面作用:除产生搅拌功能外,同时使锅内液体产生向中间运动的作用力,具有防溢功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对锅内液体进行加热,气泡上升,锅壁侧气泡沿侧壁螺旋状凸筋上升产生旋转,带动锅内液体产生旋转,起到了搅拌效果,防止暴沸现象的发生;周边外侧液体旋转时往中间方向运动,从而防止了溢出现象的发生。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多条螺旋状凸筋均布在锅体的内侧壁上,对锅体液体搅拌均匀。
所述螺旋状凸筋的下端靠近锅体底部且与锅体内侧壁光滑过渡,减小锅体液体沿螺旋状凸筋上升的阻力,进一步提高自搅拌效果;螺旋状凸筋的上端面呈三角形或梯形且靠近锅体的锅口边缘,增大锅体液体沿螺旋状凸筋上升的阻力,进一步提高防溢效果。
所述的螺旋状凸筋为向内压制锅体外侧壁形成的螺旋凸筋,使螺旋状凸筋的加工简单、方便。
所述的螺旋状凸筋优选为5-20条,呈圆周均匀分布。这一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自搅拌功能和防溢功能达到较佳的程度。
所述的锅体上装有一手柄,方便操作锅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搅拌功能,有效防止了暴沸现象的发生,还有效防止了锅内液体溢出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锅具,锅体1的内侧壁上形成多条纵向设置的螺旋状凸筋2,所述的螺旋状凸筋为向内压制锅体外侧壁形成的螺旋凸筋,所有的螺旋状凸筋均朝同一方向弯曲且周向均布在锅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螺旋状凸筋2的下端靠近锅体底部且与锅体内侧壁光滑过渡,螺旋状凸筋2的上端面呈三角形且靠近锅体的锅口边缘。相邻螺旋状凸筋之间的距离范围选为2-8cm, 螺旋状凸筋的宽度范围选为1-5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丰旅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丰旅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