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电容效应阻容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863.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代延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1510 天津市滨海新区津汉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电容 效应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光伏组件电容效应的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光生伏打效应是指半导体由于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是当半导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光伏组件由于光生伏打效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电能,不能及时释放出去,或使用太阳模拟器进行测试后产生余电,使得光伏组件产生电容效应,于是在对光伏组件进行测量或相关实验操作时容易产生操作人员被电击的现象。为了避免影响太阳模拟器对光伏组件电性能的测量,因此不能简单的对光伏组件进行接地放电,需要做的是即能保证电性能测试的正常进行,又能保证将余电释放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线光伏组件由于光生伏打效应或测试后产生余电导致产生电容效应、放电电击人员以及因放电造成PC主板、串口经常被烧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电容效应阻容放电装置,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太阳模拟器的电子负载正负极,其特征在于:电子负载的正负极分别串联一个阻容装置,所述阻容装置由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并联而成,所述两个阻容装置串联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阻容装置的电阻为1MR。
优选的,所述阻容装置的电容为0.1μF。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阻容装置中,电容降压是利用电容的容抗作用限制电流,在50Hz交流电下,每1μF电容最大可提供69mA电流。电容上并联的电阻是用来泄放断电后电容里残存的电荷的,防止误操作电击伤人。
使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线光伏组件由于光生伏打效应或测试后产生余电导致产生电容效应、放电电击人员以及因放电造成PC主板、串口经常被烧毁的问题,对于设备漏电、接地不良等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其中:
1、第一阻容装置。
2、第二阻容装置。
3、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3的正负极连接太阳模拟器的电子负载正负极,电子负载的正负极分别串联一个阻容装置,所述第一阻容装置1由电阻R1、电容C2并联而成,所述第二阻容装置2由电阻R2、电容C1并联而成,所述第一阻容装置1和第二阻容装置2串联在一起,其中电阻R1、R2为1MR,电容C1、C2为0.1μF。
第一阻容装置1和第二阻容装置2中,电容C1、C2的降压是利用电容的容抗作用限制电流;电容上并联的电阻R1、R2是用来泄放断电后电容里残存的电荷的,防止误操作电击伤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桩多枪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接触式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