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122.3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21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纶丝 生产工艺 中的 进回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领域中的一种装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
【背景技术】
纺丝工序是氨纶丝生产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其具体是,将经聚合反应的原液移送至储罐,储存熟化后再经过滤,脱泡,进入纺丝槽,由氮气压送,齿轮泵增压后,通过计量泵吐出原液在纺丝组件中经过滤,分配至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甬道中蒸发去除其中的溶剂后,形成氨纶丝,再经导丝,上油,在卷绕机上卷装成丝卷。其中,采用油辊对氨纶丝进行上油,且通常是利用进回油系统对油辊进行缓缓供油的,现有进回油系统中有时会出现进油管内气压低于回油管内气压的现象,即进回油系统产生负压现象,从而导致无法顺畅地进行回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其能够避免负压现象的产生,从而保证了回油的顺畅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包括一装有润滑油的集油箱、一进油管、一回油管、及一为油辊供油的供油槽,所述供油槽通过一导油管与进油管连通,所述导油管位于供油槽下方且设有控制开关,所述进油管的首端、回油管的尾端均与集油箱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尾端与回油管的首端连接,且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阀门,所述进油管上设有一通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阀门设于进油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进回油系统在实现对油辊缓缓供油的同时,还因通气阀门的设置,能够使进油管与回油管二者内的气压一致,从而避免了负压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了回油的顺畅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氨纶丝生产工艺中的进回油系统100,包括一装有润滑油的集油箱1、一进油管2、一回油管3、及一为油辊200供油的供油槽4,所述供油槽4通过一导油管5与进油管2连通,所述导油管5位于供油槽4下方且设有控制开关51,所述进油管2的首端21、回油管3的尾端32均与集油箱1连通,所述进油管2的尾端22与回油管3的首端31连接,且该进油管2与回油管3的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阀门6,所述进油管2上设有一通气阀门7。且在本实施例中,通气阀门7设于进油管2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开启控制阀门6使进油管2与回油管3连通,并通过操作控制阀门6调整润滑油从集油箱1内进入进油管2的速率,于此同时,打开导油管5上的控制开关51,使得进入进油管2的一部分润滑油经由该导油管5进入供油槽4内为油辊200进行缓缓供油,而进入进油管2的另一部分润滑油则通过回油管3回至集油箱1即进行回油;另外,在回油的过程中,当进油管2内的气压出现低于回油管3时,打开通气阀门7使得气体适当进入进油管2以保证进油管2内的气压与回油管3内的气压一致,从而使回油得以顺畅进行。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对油辊缓缓供油的同时,还因通气阀门的设置,能够使进油管与回油管二者内的气压一致,从而避免了负压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了回油的顺畅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纶梳棉压辊
- 下一篇:一种用于蓝宝石炉的三等分圆盘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