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546.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恩超;王志;殷淑萍;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在线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展开,针对的配电站(或室)内的电气设备正在向自诊断、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原来定期检修转为状态检修以减少日常维护费用;针对配电站内的环境工况、消防、水位、风机状态等非电量,作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辅助监测和预警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智能化高且安全可靠的一种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环境采集单元、除湿装置及配电自动化主站,所述的监控主机由微处理器、显示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串口模块、采集接口模块、RS485模块连接构成,微处理器通过I/O接口分别与显示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串口模块、采集接口模块和RS485模块相连接,无线收发模块和采集接口模块与安装在配电站内的环境采集单元相连接,串口模块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相连接用于将环境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或告警信息发送给配电自动化主站,RS485模块与安装在配电站内除湿装置相连接用于对配电站进行除湿操作。
而且,所述的环境采集单元包括无线温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机传感器,该无线温度传感器与监控主机内的无线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烟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机传感器与监控主机内的采集接口模块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无线温度传感器为多个。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还连接一声光报警器。
而且,所述的串口模块采用RS485通讯模块。
而且,所述的除湿装置由半导体电子元件、风机和冷凝片连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配电站内的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及风机传感器等实时采集配电站内的工况信息,通过除湿装置自动将配电站内的潮湿空气凝成水珠排出配电站外,除湿后的干燥空气仍可在配电站内循环,为电气设备、端子箱、配线柜的正常安全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电气工作环境,保证了配电站内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本实用新型在监控主机上设有触摸屏可以实现显示工况信息,也可以通过显示触摸屏进行功能、参数的设置以及进行人工控制功能,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3、本实用新型在监控主机上设有声光报警器,当检测到的环境状态异常时,进行声光报警便于监控人员及时处理警情,保证系统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监控主机检测到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消防、水位、风机状态等信息量传递给配电自动化主站,使配电自动化主站随时监控设备的温升情况和配电站内湿度等工况,配电自动化主站依靠这些数据分析制定的策略可以及时排除设备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监控主机、环境采集单元、除湿装置及配电自动化主站,所述的环境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机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无线方式与监控主机相连接,多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配电站(或配电室)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采集相应位置的温度并传送给监控主机,监控主机与烟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机传感器相连接分别采集配电站(或配电室)内的相关环境信息,监控主机与除湿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除湿装置对配电站(或配电室)进行除湿操作,监控主机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相连接,将配电站(或配电室)温湿度等环境工况数据或告警信息发送给配电自动化主站。下面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