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车门防水膜排水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324.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程相;乐义;刘剑平;杨学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7 | 分类号: | B60R13/07;B60J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车门 防水 水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车门防水膜排水孔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新的车型设计中,在车门里板上防水膜最下端一般需要布置和设计车门防水膜排水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防止积水过多进入车体内部。传统的排水孔一般为“口”字形,如果设计时开口稍小,操作工人在涂胶时容易误操作将排水孔完全堵住,如果开口过大又受到环境件限制,并且易导致局部固定点刚性差。所以需要优化设计排水孔的形状,既能保证排水功能又能保证固定点的刚性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实用性强,涂胶时有良好的容差率,成型性好并且保证车门里板的局部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于车门里板防水区域下边缘处的主排水孔,主排水孔上端开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缺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缺口高度与主排水孔高度比为0.5:1 ~ 1:1。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主排水孔为四个内角倒圆角的矩形框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缺口为所述主排水孔上端开出的矩形缺口,缺口上端的两个内角处倒圆角,缺口下端与主排水孔相接处设置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经过优化设计的排水孔的形状为“凸”字形,良好的容差率简化了涂胶工艺,进行涂胶操作时即使将排水口下端涂胶堵住,还有上端的缺口进行排水。倒角的设置保证了本实用新型良好的成型性和冲头的寿命,缺口与主排水孔的尺寸比例保证了临近的结构固定点刚度足够并且使车内积水正常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车门里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现有车门防水膜的排水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排水孔 2、缺口 3、涂胶 4、防水区域 5、车门里板6、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门防水膜排水孔结构包括设置于车门里板5的防水区域4下边缘处的主排水孔1,主排水孔1上端开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缺口2。
缺口2高度与主排水孔1高度比为0.5 :1 ~1: 1,本实施例中主排水孔1高度为10mm,缺口2的高度为5mm至10mm之间。提高了涂胶3工序的容差率,并且保证车门里板局部固定点刚性并且使车内积水正常排出。
如图3所示,传统的车门防水膜的排水孔只有一个预留的主排水孔1约为10mm高,一般工人进行涂胶3走线操作时的公差为±5mm,涂胶3固化后的尺寸一般变化在5mm以内,如果操作时完全走上偏差,则可能将传统的防水膜的排水孔完全堵住。而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在此种情况下还有上端的缺口2保证排水,考虑到缺口2精度、水粘度的问题,将缺口2的高度设置为5mm~10mm,。
主排水孔1为具有矩形框结构,四个内角设置为半径6mm的圆倒角。
缺口2为所述主排水孔1上端开出的矩形缺口2,缺口2上端的两个内角处形成有半径为7mm的圆倒角,缺口2下端与主排水孔1相接处形成有半径为5mm的圆倒角。设置如上三个不同半径的倒角是为了保证了孔良好的成型性和冲头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车门里板密封面6与防水区域4过渡段的上方,在防水区域4的下边缘处,主要为了防止在进行涂胶操作时将排水孔完全封堵而进行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涂胶工艺的容差率并且保证积水能够顺利排出。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