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332.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陈敏;姚唯建;黄成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马赟斋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干燥机。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组合电器及互感器内部填充有高压六氟化硫气体,以满足组合电器及互感器设备的绝缘性及灭弧要求。为了保障设备的绝缘性能,六氟化硫气体中的水分含量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当水分超标时,必须对气体组分进行处理,清除其中含有的水分。在常规处理过程中,为了清除水分超标气体中的水分,必须将整个组合电器或互感器的气体抽空,集中运至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必须将组合电器或互感器切换至断电检修状态,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状态下,现场对气体中水分进行处理,是当前气体组分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在线的气体干燥技术,通过呼吸式取气、干燥和回充方式,可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去除六氟化硫气体中的水分,使气体中水分含量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停电及压力差不足情况下对组合电器或互感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干燥的气体干燥机。该气体干燥机间歇吸取部分合电器或互感器等设备内的部分气体进行干燥,并把干燥后的气体回送至设备中,重复操作,直至气体湿度合格为止。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体干燥机,包括控制装置、增压泵、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通过阀门和增压泵串联,所述第一干燥器的进气口设有与设备气体接口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门,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气口设有与设备气体接口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出气阀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增压泵和各个阀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对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进行抽真空,使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打开进气阀门,组合电器或互感器等设备内的气体被定量吸入第一干燥器,关闭进气阀门,让气体在第一干燥器中停留一段时间,进行干燥,而后由增压泵将气体送入第二干燥器并使气体增压,将气体输回设备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呼吸的原理,将设备内的气体吸入干燥器内,去除气体中的水分,并不断进行间断循环干燥,达到干燥气体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于与设备气体接口连接的进排气总管,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与该进排气总管连接,所述进排气总管上设有进排气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力及湿度检测器,所述压力及湿度检测器与进排气总管连接,检测进气及排气时气体的压力与湿度。
本实用新型可做以下改进:在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气口与出气阀门之间的出气管的管段上设一充气支管,所述充气支管与六氟化硫气源连接,在有气体损失时,向设备补充六氟化硫气体。
所述第一干燥器由压力容器和填充于压力容器内的干燥剂构成,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压力容器的顶部设进气口,底部设出气口。
所述第二干燥器由压力容器和填充于压力容器内的干燥剂构成,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压力容器的顶部设出气口,底部设进气口。
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即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组合电器及互感器进行不停电的气体干燥。利用呼吸的原理,将组合电器或互感器等设备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吸入气体干燥机内,通过干燥剂吸附气体中的水分,然后将干燥后的气体加压后呼出至原设备中,呼出的气体湿度可达到100×10-6的低湿水平。每次控制干燥的气体量不大于设备高压气室中气体的10%,并不断进行间断循环干燥,达到干燥气体的目的。
(2) 本实用新型控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流量,保持设备内的气体压力变化稳定在±10%,气体干燥处理不影响设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装置,2.压力及湿度检测器,3.第一干燥器,4.第二干燥器,5.进气管,6.进气阀门,7.出气管,8.出气阀门,9.增压泵,10.阀门,11.充气支管,12.充气阀门,13.进排气总管,14.进排气阀门,15.第一压力容器,16.第二压力容器,17.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气体干燥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控制装置1、压力及湿度检测器2、第一干燥器3、第二干燥器4、进气管5、进气阀门6、出气管7、出气阀门8、增压泵9、阀门10、充气支管11、充气阀门12、进排气总管13和进排气阀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塔熔体造粒长效肥生产用乳化器
- 下一篇:电袋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