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现场一体化无线监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308.2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苏秋锦;孙敏;陈熙亮;胡金高;周胡平;李为国;洪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天虹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现场 一体化 无线 监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监管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非现场一体化无线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对各类数据采集存储及其应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和存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虽然数据采集存储在药品、食品、餐饮、农林、渔业、消防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监测采用有线测控系统,需要实施网络布线工程,铺设光纤或者电缆,大大增加了系统成本,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把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系统中,即由传感器终端实时采集各节点处的监测信息经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监管基端,从而实现集成化、低成本和易操作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推出应用于无线的通信技术主要有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ZigBee、WMiedia、专用无线系统等,但 它们都是适合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它们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了基于Si4432与433MHz的无线通讯,与其他各种的无线通信技术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耗低,成本低,应用灵活,通讯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用户可以灵活的设计自己的通讯组网协议,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适合自己的通讯标准。
对数据采集存储方面来说,现在常用的方式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实现数据采集,并通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存储,该实现方法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复杂的采样控制场合,这种传统式的板卡方式数据采集系统不仅安装麻烦,从硬件来说容易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和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从软件来说,也容易受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约束,容易受计算机病毒的影响而使得整个系统无法运行。这些采集系统,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的新型非现场一体化无线监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非现场一体化无线监管装置,包括无线终端部分A、无线基站部分B,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部分A内设有若干无线终端;
所述无线基站部分B包括无线收发模块D、MCU模块E、电源稳压模块F、显示输出模块G、报警输出模块H、数据存储模块I、键盘输入模块J、数据接口模块K,所述无线收发模块D与无线终端部分A的若干无线终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D与MCU模块E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D与电源稳压模块F相连接;所述电源稳压模块F分别与MCU模块E、显示输出模块F、报警输出模块H、数据存储模块I相连接; 所述显示输出模块G、报警输出模块H、数据存储模块I、键盘输入模块J、数据接口模块K分别与MCU模块E相连接。
所述数据接口模块K与数据采集或软件应用平台C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的是单片机应用技术,由用户自行定义,对各种不同的传感器终端设定不同数据接口模块类型,将结果通过LED数码管或LCD显示屏显示给用户,同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给无线基站内。无线终端通过无线接收到再由单片机进行数据接收与加工,将结果通过LED数码管或LCD显示屏显示给用户,并同时将数据的结果保存至基站的内置存储卡。基站采集到的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CAN数据总线或RS485数据总线或RJ45的网络方式向远程的用户软件应用平台或数据采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送。终端与基站之间同时可以设定各类数值的限定范围值,超过其限定值实现相应的智能控制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天虹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天虹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