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711.6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张文格;孙瑞晓;陈志龙;肖杰;安学峰;李冠举;李中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4 | 分类号: | B62D3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道 休息 双层 大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
背景技术
双层大客车由于占地少、载客量大、机动灵活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由于双层大客车下层车厢的空间较小,国内现有双层客车为有效利用车内空间都没有设置司机休息仓,给司乘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如果想在双层大客车的休息仓过道中设置休息仓,设计难点在于:考虑悬架结构的影响下,如何满足下层驾驶区与乘客区之间休息仓过道的高度,并在何处设计司机休息仓而不影响车内空间。
如何同时解决双层大客车司机休息仓、驾驶区与乘客区休息仓过道的布置问题,设计新型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在我国客车设计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既能使乘务人员方便的进入乘客区,又能合理隔断乘客区和驾驶区,提高乘客及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包括其内设有上层地板和下层地板的车厢体,所述上层地板将所述车厢体分割成上层车厢和下层车厢,所述下层车厢包括驾驶区和乘客区,所述下层车厢中设有位于所述驾驶区和乘客区之间的司机休息仓,该司机休息仓中设有连通所述驾驶区和乘客区的休息仓过道,该司机休息仓中还安装有能够翻转收起的休息仓睡铺。
作为优选,所述休息仓睡铺的后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驾驶区和乘客区之间的隔断门。
作为优选,所述休息仓睡铺位于客车前桥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驾驶区的左右两侧均布置有安装在所述车厢体上的司机门。
作为优选,所述驾驶区中设有位于左侧的司机座椅、以及位于右侧的乘务人员座椅。
作为优选,所述乘务人员座椅共有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体上设置有位于客车前桥后方的乘客门,该乘客门内侧设有将所述上层车厢与外界相连通的楼道。
作为优选,所述乘客门处设置有卫生间。
作为优选,所述楼道上方的楼道口处设有咖啡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车内布置,在乘客区和驾乘区之间设置了司机休息仓,而且司机休息仓中设有连通驾驶区和乘客区的休息仓过道、以及能够翻转收起的休息仓睡铺。当休息仓睡铺翻转至水平位置而处于展开状态时,司机可躺卧在其上休息;当休息仓睡铺翻转至竖直位置而处于收起状态时,休息仓过道接通,乘务人员可通过该休息仓过道从驾驶区进入乘客区,大大提高了乘坐和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幅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层车厢,2-下层车厢,3-休息仓过道,4-休息仓睡铺,5-车厢体,6-上层地板,7-下层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这种过道式休息仓双层大客车,包括车厢体5,车厢体5内设有上层地板6和下层地板7。设置的上层地板6将车厢体5分割成上层车厢1和下层车厢2两大乘坐区,下层地板7作为下层车厢内2的人员活动地,上层地板6作为上层车厢内1的人员活动地。
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下层车厢1包括驾驶区和乘客区,其中驾驶区位于下层车厢的前部,而乘客区位于驾驶区的后方。驾驶区中设置有司机座椅和乘务人员座椅,其中,司机座椅位于乘务人员座椅的左侧,乘务人员座椅共设置有两个。驾驶区的左右两侧均布置有安装在车厢体5上的司机门,以方便司机和乘务人员出入客车。
再参照图3所示,下层车厢1中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驾驶区和所述乘客区之间司机休息仓(司机休息仓位于客车前桥的上方),该司机休息仓中设有连通所述驾驶区和乘客区的休息仓过道3,该司机休息仓中还安装有能够翻转收起的休息仓睡铺4。当所述休息仓睡铺4翻转至水平位置而处于展开状态时,司机可躺卧在其上休息,此时休息仓过道3被水平展开的休息仓睡铺4隔断;当休息仓睡铺4翻转至竖直位置而处于收起状态时,休息仓过道3接通,乘务人员可通过该休息仓过道3从驾驶区进入乘客区。
此外,本例在休息仓睡铺3的后方设置有位于驾驶区和乘客区之间的隔断门(可打开,图中未画出),既能够防止人员随意进入休息仓打扰正在休息的驾驶员,又方便了上述驾驶区和乘客区之间的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