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仿古宝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180.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宜博达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万林 |
地址: | 10230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仿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古建筑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
背景技术
宝顶时用在攒尖建筑顶部,过去的宝顶是由各个分体部分做好后再连接构成,其做法是用砖和木头分别按照样板砍磨,然后用铁活连接和灌注水泥来安装,该种宝顶构建重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在现场安装时需要使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灌注锚固,存在影响周边环境、工期长、施工工艺要求高、工序繁杂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改进。由于宝顶整体体积较大,如果将宝顶制成整体后再运输或安装,占用空间大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装配式仿古宝顶,制作简单,运输方便,而且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利用非传统材料,环保且轻便。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仿古宝顶,包括顶珠和基座,所述顶珠和所述基座均为中空,且在所述顶珠和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一根方钢管,
所述顶珠与所述基座分别为一体构成并栓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顶珠的纵截面为圆弧帽状,其底端设有用以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由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圆混、上枋、上枭、束腰、下腰、下枋、圭角和底座一体构成,
在所述圆混为上下倒置的圆碗形,其顶端设有与所述顶珠连接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仿古宝顶,两部分顶珠和基座通过模具开模糊制而成,制作简单,两部分结构方便运输,而且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利用非传统材料,采用FRIM(镁水泥)制成,环保且轻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配式仿古宝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装配式仿古宝顶,包括均为中空的顶珠1和基座,且在所述顶珠和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一根方钢管11,通过该方钢管11与外部连接。顶珠1的纵截面为圆弧帽状,其底端设有用以与基座连接的连接板。基座由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圆混2、上枋3、上枭4、束腰5、下腰6、下枋7、圭角8和底座9一体构成。
圆混2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倒置碗形,其顶端设有用以与顶珠1连接的连接板。上枋3的纵截面为长方形,上枋3的上表面与圆混2的下表面连接,上枭4的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碗形,其上表面与上枋3的下表面连接,束腰5的纵截面为长方形,其上表面与上枭4的下表面连接,下腰6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倒置碗形,其上表面与束腰5下表面连接,下枋7的纵截面为长方形,其上表面与下腰6下表面连接,圭角8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倒置碗形,其上表面与下枋7下表面连接,底座9的纵截面为长方形,其上表面与圭角8的下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FRIM(镁水泥)制成,整体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仿古宝顶,两部分顶珠1和基座通过模具开模糊制而成,制作简单,两部分结构方便运输,而且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利用非传统材料,采用FRIM(镁水泥)制成,环保且轻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宜博达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宜博达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