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154.8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牟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维军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9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压铸成型模具,是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立管的压铸件,材料为铝合金。其铸件结构简单,虽然模具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方便,但是其壁厚不均匀,且相差较大,由于立管铸件要求强度高,使模具内浇口设计及溢流与排气系统设计难度大,由于铸件为L形,在长度方向是管状,管的内孔有台阶,并且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分别有一个通孔和一个台阶长孔,模具在成型这些孔时完成抽芯动作时,现有模具是先成型,然后在模外手工进行抽芯。这种模具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时不能满足制品的质量要求,制品得经后继处理才能进行组装。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人结合一线生产经验,特向业内提供如下一种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如图所示,该模具由成型部分、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冷却系统和导向安装部分组成。本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套板材料选用45钢。所有成型零件选用8407A型。热处理硬度均应达到58HRC以上,表面氮化层深0.8-1mm,硬度≥600HV,不然模具寿命难以保证。成型铸件孔的型芯共5个,成型Φ25mm孔的动模、定模型芯各1个,成型Φ5mm、Φ9mm、Φ13mm阶梯孔的阶梯型芯(26)、成型与锥孔同心的Φ9mm、Φ13mm阶梯孔的小型芯(16)、成型Φ9mm、Φ16mm锥孔的中型芯(13)。小型芯(16)和中型芯(13)的端面应相互搭接,防止金属液冲击使长型芯变形。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其特征是:冷却水管接头(1)与动模板(15)紧固连接,液压缸(2)与动模板(15)连通,动模座板(3)、支承板(5)、垫板(21)用螺钉连成一整体,推板(4)和压板(6)用螺钉紧固连接,回位杆(7)和推杆(22)安装在压板(6)上,第一滑块(10)安装在动模板(15)的导滑槽上并成滑动配合,中型芯(13)与第一滑块(10)紧固连接,小型芯(16)与第二滑块(19)紧固连接,斜导柱(18)安装在定模板(12)的斜孔中并与第二滑块(19)成间隙配合,大型芯(28)与动模板(15)紧固连接,分流锥(29)与定模座板(11)紧固连接。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解决了现有模具不能满足铸件质量的问题,解决了模外抽芯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了铸件需后续加工才能装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中所示:
图1是模具合模浇注成型时的纵剖图
图2是模具抽芯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数字编号分别表示:
1——冷却水管接头 2——液压缸 3——动模座板
4——推板 5——支承板 6——压板
7——回位杆 8——连接杆 9——销子
10——第一滑块 11——定模座板 12——定模板
13——中型芯 14——定模镶块 15——动模板
16——小型芯 17——浇口套 18——斜导柱
19——第二滑块 20——挡块 21——垫板
22——推杆 23——导柱 24——导套
25——第三滑块 26——阶梯型芯 27——导向组件
28——大型芯 29——分流锥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是一种摩托车立管压铸模具,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套板材料选用45钢,所有成型零件的材料采用8407A型。热处理硬度达到58HRC以上,表面氮化层深0.8-1mm,硬度≥600HV,不然模具寿命难以保证。成型铸件孔的型芯共5个,成型Φ25mm孔的动模、定模型芯各1个,成型Φ5mm、Φ9mm、Φ13mm阶梯孔的阶梯型芯(26)、成型与锥孔同心的Φ9mm、Φ13mm阶梯孔的小型芯(16)、成型Φ9mm、Φ16mm锥孔的中型芯(13)。小型芯(16)和中型芯(13)的端面应相互搭接,防止金属液冲击使长型芯变形。在液压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上主要是液压缸的选择。由于零件Φ16mm的锥孔较长,抽芯距离大于124mm。根据设计制造经验,大的抽芯距离应采用液压抽芯较好,这样达到简化模具结构的目的。根据抽芯力的大小确定液压缸。与液压抽芯相连的中型芯(13)的成型部分由两段构成:圆柱和圆锥两段。因此型芯抽芯力也由两部分组成。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是在于斜导柱的直径和长度,这样可保证其刚性,在使用中不变形。推出机构部分,由于零件的表面要求高,不许有各种缺陷,因此在零件外部溢流槽上设置推杆。同时为了保证可靠推出零件,溢流口有一定的厚度。模具分型面选择在铸件弯形所在平面为分型面,有利于浇注系统,溢流与排气系统和侧抽芯机构的制造,减少抽芯数量,并且能牢固可靠地将制品留于动模一方,达到简化模具结构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维军,未经牟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切边喷嘴模具
- 下一篇:一种柔性接头钢结构中继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