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高纯净度铸坯的钢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042.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峰;张立;郑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8 | 分类号: | B22D4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纯净 度铸坯 钢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高纯净度铸坯的钢包。
背景技术
高纯净度铸坯是生产高质量钢材的基础,铸坯纯净度主要取决于钢液进入结晶器之前的处理过程,钢包浇注就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尤其是钢包浇注后期所形成的旋涡卷渣对钢产品质量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在浇注过程中实施良好的控制技术以减少钢包下渣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次精炼的作用,而且也是提高钢水纯净度和收得率,稳定操作过程的重要保证。
钢水在由钢包向中间包进行浇注的过程中,随着浇注后期钢水液面的下降,会产生汇流旋涡,而且愈演愈烈,促进渣钢乳化,最终熔渣随钢流通过长水口进入中间包。另一方面,混入钢液中的渣造成钢中合金元素氧化,形成次生夹杂。若在后续中间包、结晶器工序内没有去除,最终将成为夹杂物进入铸坯中。另外,大包渣进入中间包后,导致中间包内熔渣积聚,中间包清理工作量增大。并且恶化钢水的浇注性,堵塞水口,使得浇注无法顺行。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在钢包底部水口附近安装下渣检测装置。当进入钢液流中的渣量占到一定比例时,提前关闭滑动水口,以减少下渣量,但此方法会使钢包内残留过多的钢水,降低了金属收得率。因此,在确保钢水最大浇注量的前提下,控制下渣量,意义重大。
已有的研究表明,现有的钢包下渣控制技术一般有三类,即上躲、抑制和下藏。
(1)上躲法是目前在钢厂普遍采用的技术。它是配合下渣自动检测装置,在钢包浇注末期强制关闭水口,避免旋涡的产生。此法以牺牲大量残 钢为代价,降低了金属收得率。
(2)抑制法是采用阻旋装置,抑制旋涡的形成,从而减少旋涡卷渣,提高钢水收得率。典型的有控制阀和阻挡板装置,控制阀如旋转阀、精确控制阀、旋转管阀和双功能塞棒等。
(3)下藏法是局部性地降低水口附近的包底位置,使旋涡生成临界高度部分以至全部藏入该降低部位之内,从下部躲避旋涡,从而达到减少下渣和提高钢水收得率的双重目的。
下藏法技术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对钢包底部进行简单设计,就可以达到减少下渣有效的作用。该技术效果显著,投资省,且使用寿命长。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钢包底部为一斜面,向水口方向倾斜,到达水口附近时终止,垂直到水口面。其中斜面面积约占包底面积的三分之二,斜面的倾斜角度约2度。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水口位置较低,保证了产生旋涡的临界高度部分或全部藏入该降低部位之内,使下渣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采用倾斜包底,考虑到由于熔渣和钢水相比,具有密度小、粘度大。因而随着液面的下降,当倾斜面开始露出的时候,熔渣会滞留在斜面上,使更多的钢水集中于水口上方。
另外,还有在上述下藏法设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将水口平面的面积缩小,在其底部倾斜面1上布置一些条形砖2,指向水口3,见图1所示。这样的底部结构,底面面积更大,因而当浇注末期,液面下降到底面时,会有更多的熔渣滞留在斜面上,水口上方的熔渣量相对减少。另外,条形砖还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当金属液面降到条形砖以下时,钢水和熔渣会顺着条形砖形成的通道流向水口,这样稳定了液面,减少了表面流动,同时也降低旋涡产生的临界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纯净度铸坯的钢包,能够在控制下渣的同时,有效提高钢水收得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生产高纯净度铸坯的钢包,包括钢包本体,本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并且本体底部内表面呈倾斜面,所述的本体底部内表面周围还设置有数个凸台,相邻凸台之间设有凹槽形导流通道,并且数个凸台上表面在同一倾斜面上。
所述的凸台的数量为五个。
所述的出水口设置于位于最低位的两个凸台之间。
所述的出水口一侧还设有阻挡板。
所述的阻挡板上开有通孔。
所述的本体底部内表面的倾斜角度为4度,所述的凸台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也为4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高纯净度铸坯的钢包包括钢包本体,本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并且本体底部内表面呈倾斜面,所述的本体底部内表面周围还设置有数个凸台,相邻凸台之间设有凹槽形导流通道,并且数个凸台上表面在同一倾斜面上。通过把现有三种钢包下渣控制技术集合于一体,使得钢包下渣控制技术更趋完善,既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下渣,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又能提高金属收得率,减少残钢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