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击架调整装置以及破碎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166.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生;蒋恒深;路洪斌;李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6 | 分类号: | B02C13/26;B02C13/0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击 调整 装置 以及 破碎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击架调整装置以及设置该反击架调整装置的破碎机械。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是一种利用冲击能来破碎物料的破碎机械。
反击式破碎机主要由如图1所示反击架调整装置90、反击架91、反击衬板92、转子93、板锤94、耐磨衬板95、外壳96、辅助开盖装置97等部件组成。机器工作时,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转子93高速旋转,物料进入板锤94作用区时,与转子93上的板锤94撞击破碎,后又被抛向反击衬板92上再次破碎,然后又从反击衬板92上弹回到板锤94作用区重新破碎,此过程重复进行,直到物料被破碎至所需粒度,由出料口排出。反击衬板92固定在反击架91上,通过调整反击架91的角度可以改变反击衬板92与转子93之间的间距,进而达到改变物料出料粒度和物料形状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反击衬板92与转子93之间的间距基本都采用人工调整的方式,不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现有技术中,国内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反击架调整装置主要有三种形式。
如图2所示的第一种反击架调整装置,其内弹簧压紧程度不能调整;
如图3所示的第二种反击架调整装置,其内弹簧压紧程度可以单独调整,反击板与转子间距也可单独调整;
如图4所示的第三种反击架调整装置,其内弹簧压紧程度可以单独调整,反击板与转子间距采用液压油缸与垫片调整。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上述三种反击架调整装置中,如图2所示的第一种反击架调整装置的缺点是弹簧压紧力不能调整;
如图3所示第二种反击架调整装置的缺点是结构不紧凑,反击架调整装置的螺杆一般比较粗,人力调整起来费时费力调节比较麻烦。
如图4所示的第三种反击架调整装置中的反击衬板和转子的间距用垫片调整,虽然采用液压油缸,但是结构不紧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之后必须人工增加调整垫片,液压油缸没有液压锁,不能用控制器实时控制间距,不方便随时调节。
本实用新型人还发现:上述形式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反击架调整装置都不能实时反馈反击衬板和转子之间的间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反击架调整装置以及设置该反击架调整装置的破碎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且反击衬板与转子之间间距调整精确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击架调整装置,包括连接杆、弹簧、定位板以及油缸,其中:
所述油缸包括缸筒以及两端延伸出所述缸筒的活塞杆,所述缸筒上设置有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所述活塞杆为管状且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固设有环状凸沿,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之间的缸筒的内壁与所述环状凸沿两者相抵接且两者形成液密封连接;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弹簧均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弹簧均能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滑动;
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缸筒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杆均贯穿所述定位板上的所述安装孔;
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还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相抵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螺杆,其中:
所述连接杆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螺纹段以及平滑段,所述螺纹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平滑段的周向外表面为光滑表面;
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平滑段上;
所述调整件包括调整螺母,且所述调整件的内螺纹与所述连接杆的螺纹段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上背离所述螺纹段的一端的端头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连接孔的连接板或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其中:
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传力垫圈;
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传力垫圈;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传力垫圈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传力垫圈的内径;
所述第一传力垫圈与所述活塞杆相抵接且两者的外径尺寸相同。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力垫圈以及所述第二传力垫圈上各自均固设有定位凸沿,所述定位凸沿嵌于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回旋式氧化反应器
- 下一篇:等离子弧制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