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沙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8124.2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根法;陆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乾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00 | 分类号: | B65G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沙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泥沙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泥沙输送机是以输送带载运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输送带即是牵引机构又是承载机构,主动滚筒在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通过主动滚筒与运输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运输带和运输带上的货载一起连续运行,由于运输带连续不断的输送,由于输送过程掉落或残留等原因,部分泥沙会残留输送带上,另外一部分从输送带上掉落到输送架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泥沙回收利用装置,能够避免泥沙残留在输送带上或从输送带掉落下来,残留的泥沙被风或雨水冲走而造成浪费,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泥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泥沙的输送架、设在输送架下部用于残留泥沙出料的下料斗、连接在下料斗下部的水管以及设在水管下部的回收桶。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下部还设有水槽,所述回收桶设在水槽的一端,本结构水管下部还设有水槽,残留泥沙用水冲洗后从水管流入水槽,回收桶设在水槽一端,泥沙水从水槽流入回收桶,提高泥沙的回收利用率,结构比较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架包括输送带、设在输送带下部的挡板、设在挡板上的支撑架,本结构输送架包括输送带、挡板、支撑架,泥沙在输送带输送过程中,小部分泥沙颗粒掉在下部的挡板上,输送带上也会残留部分泥沙,当需对残留泥沙回收时,用水冲洗输送带以及挡板,泥沙和水流进下部的回收桶里,支撑架使输送带结构更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水槽采用条状结构设置,本结构水槽采用条状结构,结构比较合理,不易泥沙在一些角落残留,回收比较彻底。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泥沙回收利用装置,避免了泥沙残留在输送带上或从输送带掉落下来,残留的泥沙被风或雨水冲走而造成浪费,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泥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泥沙的输送架1、设在输送架1下部用于残留泥沙出料的下料斗2、连接在下料斗2下部的水管3以及设在水管3下部的回收桶4。所述水管3下部还设有水槽5,所述回收桶4设在水槽5的一端。所述输送架1包括输送带11、设在输送带11下部的挡板12、设在挡板12上的支撑架13。所述水槽5采用条状结构设置。
实际操作时,本结构包括输送架1、设在输送架1下部的下料斗2、连接在下料斗2下部的水管3以及设在水管3下部的回收桶4,水管3下部还设有水槽5,残留泥沙用水冲洗后从水管3流入水槽5,回收桶4设在水槽5一端,泥沙水从水槽5流入回收桶4,提高泥沙的回收利用率,结构比较简单,本结构输送架1包括输送带11、挡板12、支撑架13,泥沙在输送带11输送过程中,小部分泥沙颗粒掉在下部的挡板12上,输送带11上也会残留部分泥沙,当需对残留泥沙回收时,用水冲洗输送带11以及挡板12,泥沙和水流进下部的回收桶4里,支撑架13使输送带11结构更安全可靠,本结构水槽5采用条状结构,结构比较合理,不易泥沙在一些角落残留,回收比较彻底,本结构避免了泥沙残留在输送带上或从输送带掉落下来,残留的泥沙被风或雨水冲走而造成浪费,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乾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乾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下水道疏通器
- 下一篇:茶叶炒制机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