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陶芯减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573.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峰;罗秋生;孙飞龑;李剑白;陶云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F01D5/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217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涡轮 转子 叶片 陶芯减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陶芯减重结构。
背景技术
国外的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均采用空心+气冷+盘片分离式结构。目前,从所能收集到的有关转速在40000rad/min以上的涡轮转子叶片结构相关报道中看,由于其转速高、温度载荷较大,均采用盘片分离式空心涡轮叶片。相比之下,国内在转速40000rad/min以上的涡轮转子设计中,一直采用整体叶盘,整体叶盘均为实心非冷却结构,重量较大,无防振减重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减重效果良好的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陶芯减重结构。
技术方案:一种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陶芯减重结构,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由叶身1、加强筋3、缘板4和伸根5、陶芯定位孔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叶身1及伸根5处还设置有减重机构。
所述减重机构延伸至伸根5的中部。
所述减重机构为陶瓷型芯2,由实体9和空腔10组成,各截面最大内切圆直径在0.95~2.10mm范围之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减重结构设计采用了单、双腔结构,结构 简单,易实现,减重效果明显;在叶片中部靠进气边区域,为满足高负热载,采用了沿径向带有空间角的加强筋,保证了叶片工作时的强度储备。在叶身根部、伸根区域分别设计独特减重结构,有效降低了叶片离心力以及叶身与缘板转接区域应力集中系数,也改善了叶片工作应力的分布形态。本实用新型减重结构简单,工艺性较好,尺寸精度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陶芯减重结构,高负荷涡轮转子叶片由叶身1、加强筋3、缘板4和伸根5、陶芯定位孔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叶身1及伸根5处还设置有减重机构。
所述减重机构延伸至伸根5的中部。
所述减重机构为陶瓷型芯2,由实体9和空腔10组成,各截面最大内切圆直径在0.95~2.10mm范围之内。
通常在高转速航空发动机的涡轮转子结构设计中,由于转速达30000rad/min以上,所以采用叶片+叶盘整体铸造,而这类叶盘的直径均不超过250mm。但在转速达40000rad/min以上,叶盘直径大约在300mm的涡轮转子部件,由于转速、温度、流道及强度寿命等 技术条件的限制,涡轮转子结构已不可能采用整体叶盘结构。因此,涡轮转子结构只能采用盘片分离式结构,在保证强度寿命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叶片重量成为设计的难点。本实用新型用于叶身+伸根区域减重,是从叶尖到伸根区域设计成独特空心结构,尤其在叶身根部至伸根局域的空腔结构,可使叶片整体重量降低20%,质心半径进一步减小,同时,该减重结构有效改善了叶片整体的应力分布,尤其降低了叶身根部的应力水平。
本实施例中,整个叶片属于单腔+双腔结构,上、下部分属单腔结构7,中间区域属双腔结构8,整个腔体各截面厚度控制在0.80~1.40mm。减重结构由实体9和空腔(10组成,其各截面最大内切圆直径控制在0.95~2.10mm,且叶身跟截面最大内切圆直径最大,减重结构独特结构在于沿深至伸根中部,但距榫头第一缩颈截面1.5m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甲基烯丙基聚氧丙烯醚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