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杆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988.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红星;韦同新;夏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防撞杆以及具有该防撞杆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关注汽车的经济性、操控性,悬挂系统,减震性能之外,也越来越多的关注汽车的安全、减噪、舒适等方面的性能。而由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人么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而通常汽车的前部都会设置防撞杆,作为第一道安全设施。
如图1所示,常用防撞杆结构都是由防撞杆主体100和与之配接的吸能盒110构成,其中吸能盒110在通过紧固件安装到汽车的纵梁上面。这中常用的安装方式通常要求更多地零件,更多地工艺和更多地安装时间,从而也就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和重量的增加。
进一步的,由于防撞杆的设计前面受到前悬长度的限制,而在安全要求提高的前提下,防撞杆后部的吸能空间要求也要相应增大,而防撞杆后面有水箱,风扇,发动机等,在前后都要求更大空间的前提下,如何经济有效布置设计防撞杆结构就成为了业界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防撞杆,其结构简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汽车防撞杆,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防撞杆,其由一片式主体构成,并直接安装于汽车纵梁上。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防撞杆主体的侧面截面成U形。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防撞杆主体的U形短边末端向外各竖直延伸出护边。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防撞杆主体上设置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含有如前述技术方案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汽车防撞杆。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片式防撞杆结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型容易,材料利用率高(采用辊压可以达到90%利用率),安装方便;2)提供足够的吸能空间,由于纵梁可以倾入该断面内部,可利用纵梁提供更多的吸能;3)去掉吸能盒,可以降低了整车成本和减轻整车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防撞杆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仅图示安装部分。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杆。其由一片式主体10构成,其上设置有安装孔12。进一步的,防撞杆主体,其侧面截面成U形,并且在U形的两短边20的末端向外竖直延伸出护边22。
如图3所示,其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撞杆,安装到汽车纵梁上的示意图,其中紧固件32,例如,紧固螺杆;通过主体的安装孔,将防撞杆主体10直接安装到汽车纵梁30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撞杆,其可以采用辊压或者冲压成型方式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精洗机
- 下一篇:汽车怠速车厢内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